[实用新型]一种单边出线的线圈骨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95961.5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55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振亚达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2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边 出线 线圈 骨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边出线的线圈骨架,包括绕线柱以及设于绕线柱上下两端的挡板A与挡板B,所述挡板A上部开有放置槽,所述挡板的中间位置开有汇线口,所述放置槽关于汇线口对称,所述放置槽的两侧从顶部向下开有出入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出入口卡入向外延伸的引线,用引线做针脚取代传统插针式针脚,减少了材料和工序成本,并且减少了末端针脚损耗,提高了线圈骨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边出线的线圈骨架。
背景技术
线圈骨架是电磁线圈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在生产电磁线圈时,需要在线圈骨架上设置两个引脚,引脚的设置增加了材料用量,提高了生产成本,且引脚容易断裂和变形,降低线圈骨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背景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单边出线的线圈骨架,包括绕线柱以及设于绕线柱上下两端的挡板A与挡板B,所述挡板A上部开有放置槽,所述挡板A的中间位置开有汇线口,所述放置槽关于汇线口对称,所述放置槽的两侧从顶部向下开有出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上窄下宽,下部为弧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A设于绕线柱的顶部上方并向上凸起,所述挡板B设于绕线柱的底部下方并向下凸起便于外壳卡入。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设于放置槽的两侧,可对称设置1-2个。
进一步的,所述汇线口延伸至绕线柱的外边缘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出入口卡入向外延伸的引线,用引线做针脚取代传统插针式针脚,减少了材料和工序成本,并且减少了末端针脚损耗,提高了线圈骨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绕线柱;2-挡板A;3-挡板B;4-放置槽;5-出入口;6-汇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的一种单边出线的线圈骨架,包括绕线柱1以及设于绕线柱1上下两端的挡板A2与挡板B3,所述挡板A2上部开有放置槽4,所述挡板A2的中间位置开有汇线口6,所述放置槽4关于汇线口6对称,所述放置槽4的两侧从顶部向下开有出入口5。
所述出入口5上窄下宽,下部为弧形状,所述挡板A2设于绕线柱1的顶部上方并向上凸起,所述挡板B3设于绕线柱1的底部下方并向下凸起便于外壳卡入,所述出入口5设于放置槽4的两侧,可对称设置1-2个,所述汇线口6延伸至绕线柱1的外边缘处。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具体使用的时候,线圈的入线端卡入出入口5内并绕制汇线口6处缠绕到绕线柱1 上,出线端同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出入口5卡入向外延伸的引线,用引线做针脚取代传统插针式针脚,减少了材料和工序成本,并且减少了末端针脚损耗,提高了线圈骨架的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振亚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振亚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5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自动化破碎核桃设备
- 下一篇:风光互补无线泄洪警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