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工作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84620.8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敏;梁晓;梁兴高;洪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21/50;B63B43/12;B63B43/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周凯;薛月霞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工作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工作平台,涉及海上设备领域,包括平台本体、固定桩、浮箱和升降装置;平台本体设有四个升降孔,每个升降孔内均贯穿安装有一个固定桩,且平台本体相对于固定桩之间可进行移动;浮箱与平台本体固定,能使平台本体悬浮于水面;升降装置与平台本体传动连接,且升降装置能够驱动平台本体沿固定桩上升或下降或使平台本体与固定桩之间保持高度上的固定。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使平台本体的升降可以自主控制,不用再完全依靠潮汐就能实现升降,便于设置海上工作平台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海上工作平台主要是由平台本体、固定桩、升降装置等部分构成,海上工作平台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海上拖航移位、海上工作平台本体、固定桩伸入海底寻找支撑、平台本体升起离开海面完成海上工作平台设置。
现在技术的海上工作平台的平台本体主要通过潮汐使其上升,当潮汐上升到最高时,通过销轴将平台本体与固定桩固定,使平台处于一个固定的高度,但是现有技术的平台本体上升过程完全由潮汐被动控制,缺少主动升降功能,平台本体无法自主控制上升或下降,使海上工作平台的设置对潮依赖性过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申请特提供一种海上工作平台,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使平台本体的升降可以自主控制,脱离海上工作平台的设置完全依赖潮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海上工作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固定桩、浮箱、升降装置和缓冲层;平台本体设有四个升降孔,每个升降孔内均贯穿安装有一个固定桩,且平台本体相对于固定桩之间可进行移动;浮箱与平台本体固定,能使平台本体悬浮于水面;缓冲缓冲层安装与平台本体上起缓冲效果。升降装置与平台本体传动连接,且升降装置能够驱动平台本体沿固定桩上升或下降或使平台本体与固定桩之间保持高度上的固定;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使平台本体的升降可以自主控制,使海上工作平台的设置不用再完全依靠潮汐,减少了潮汐对海上工作平台设置的印象程度,降低了设置条件,简化了设置程序,使海上工作平台设置更为简单。
其中,浮箱与升降孔数量相同,均设有四个,且浮箱相对应的设置在固定桩内侧;通过在每个固定桩内侧均设置有浮箱的设计,使平台本体在利用潮汐进行上浮时可以更加稳定。
其中,升降装置包括钢索、液压缸和绞盘;液压缸安装于平台本体上,绞盘安装在固定桩上,液压缸和绞盘通过钢索连接。
升降装置还包括绞盘,绞盘用于收拢钢索;液压缸控制平台本体升降的设置可以使平台本体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并且液压缸具有更大的马力,在同等马力的条件下可以使升降装置的体积更加小巧;通过绞盘收拢钢索的设计可以使平台本体在利用潮汐进行升降时可以快速收拢钢索,使升降装置在保证升降行程时还无需增大液压缸行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中,平台本体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设有若干第一钢管,第一钢管对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起到叠加固定作用;通过双层面板的设计,可以在保证平台本体足够的强度时还能降低平台本体的生产成本。
其中,浮箱设于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通过将浮箱设置于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可以使平台本体的浮力重心更加稳定。
其中,第一面板于第二面板之间还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第二钢管;第一面板于第二面板之间设置倾斜的第二钢管的设计,还可以使平台本体横向抗冲击强度得到提升。
其中,绞盘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绞盘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互相扣合固定于固定桩上;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互相扣合将绞盘固定于固定桩的设计,使绞盘与固定桩之间的固定更加牢靠,并且安装也较为方便。
其中,缓冲层包括第三面板、缓冲杆、缓冲圈;第三面板和第二面板板上均安装有若干个缓冲圈;缓冲杆安装于第三面板和第二面板上的缓冲圈上。通过缓冲层的设计,可以使海上平台在风浪中起到减震缓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4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执行器用气密检测和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长途运输花卉育苗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