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84075.2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0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董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方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结构 加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包括:直角卡板、固定孔、耳板、固定底座、连接支架、连接板;所述直角卡板呈矩形状,且直角卡板的前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耳板设置在直角卡板的底部,且耳板与直角卡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设置在转接支柱的底部,且固定底座与转接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固定底座的底部,且连接支架与固定底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支架的底部表面上,且连接板与连接支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的改进,具有结构牢固、稳定、抗震力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房屋、桥梁都属于砖混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在砖块与横梁以及梁柱或者楼板等接触位置,常常会出现裂缝裂纹和承重力不均匀现象,并且出现裂缝的位置抗震能力较差,从而需要后期通过粘贴钢板安装在其外壁上,对其实现加固,保证其更加牢固,受力更加均匀。
而在建筑建设进行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现场,则会对容易出现裂缝的位置着重加强做加固处理,常见的主要是在墙角位置或者外墙处增加加固结构,保证了整体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却对横梁与地面楼板之间的防护予以忽视,承受力较弱,一旦发生地震很容易出现断裂坍塌现象,因而亟需一种适应于地面楼板与墙面上部横梁之间加固的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包括:直角卡板、固定孔、耳板、转接支柱、固定底座、连接支架、连接板、加强板、斜支撑板、底板、加固环、钢筋插条、支撑立板;所述直角卡板呈矩形状,且直角卡板的前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耳板设置在直角卡板的底部,且耳板与直角卡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转接支柱设置在耳板的一侧,且转接支柱与耳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呈矩形板状,且固定底座设置在转接支柱的底部,并且固定底座与转接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呈倒立U形,且连接支架设置在固定底座的底部,并且连接支架与固定底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呈矩形,且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支架的底部表面上,并且连接板与连接支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加强板设置在连接支架左侧剖视图的下部左右两侧,且加强板与连接支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斜支撑板设置在连接板的底部,且斜支撑板与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底板设置在斜支撑板的底部,且底板与斜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加固环设置在直角卡板的左侧视图的右侧,且加固环与直角卡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钢筋插条呈长条柱形,且钢筋插条插在固定孔内部;所述支撑立板呈矩形板状结构,且支撑立板设置在连接支架的底面以及连接板的上表面,并且支撑立板分别与连接支架和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所述直角卡板左侧视呈L形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所述耳板设有两处,且所述的这两处在直角卡板的下部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所述加强板设有多处,且多处的加强板与连接支架的上部呈垂直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所述斜支撑板为C形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加固结构所述斜支撑板设有两处,且所述的这两处呈八字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方,未经董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4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