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识别接入传感器的环境监控主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80422.4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闽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H05K7/12;G0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识别 接入 传感器 环境 监控 主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识别接入传感器的环境监控主机装置,其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环境监控主机线路排布较乱,不方便检修人员和安装人员进行连接线的排布和定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体、数据接口和外壳体,所述机体前端靠近数据接口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定位连接线的排线架,所述排线架与机体之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所述排线架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连接线的线卡。达到了布线位置可调、线路排布清晰和提高线路直观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识别接入传感器的环境监控主机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监控是环境保护及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所处环境质量的好坏,要求环境保护及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质量提高、加大透明度,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环境监测手段,运用新的通讯网络技术对污染源及环境质量实施长期、连续、有效监测,科学准确、全面高效地监测、管理所辖区域的环境状况。
如图1所示,环境监控主机包括有机体1,所述机体1前端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口2,所述机体1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用于保护机体1的外壳体3。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环境监控主机的数据接口需要对多种传感器进行连接,导致整体连接后的线路排布较乱,不方便检修人员和安装人员进行连接线的排布和定位,降低了整体接线后的直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对连接线进行定位排布的自适应识别接入传感器的环境监控主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识别接入传感器的环境监控主机装置,包括机体、数据接口和外壳体,所述机体前端靠近数据接口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定位连接线的排线架,所述排线架与机体之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所述排线架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连接线的线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可以对数据连接线进行定位的线卡,从而方便整体对机体连接线的排布进行调整,保证整体排线直观性,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前端的数据接口包括RS-232接口、RS-422接口、RS-485接口、AD/IO转换接口和USB接口,所述RS-232接口、RS-422接口、RS-485接口、AD/IO转换接口、USB接口和机体相互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整体的接入口改为多种类的接口,从而方便整体对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连接,保证整体可以识别不同的接入传感器类型,增加了整体的监控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调节机构包括有带动排线架横向移动的第一伸缩调节杆,所述第一伸缩调节杆一端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调节杆与排线架之间设置有带动横向移动的第二伸缩调节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伸缩调节杆和第二伸缩调节杆可以对排线架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方便整体对连接线的间距和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整体进行接线和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调节杆与第二伸缩调节杆内部包括有定位框体,所述定位框体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定位框体内部开设有供活动杆移动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活动杆形状大小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杆可以在定位槽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保证整体可以对排线架的位置进行充分的调节,且第一伸缩调节杆与第二伸缩调节杆结构相同,比较方便整体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框体外侧螺纹配合有固定螺钉,所述活动杆靠近固定螺钉的一面开设有供固定螺钉卡合的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钉在活动杆外侧分布有多组,所述第二伸缩调节杆内部活动杆与排线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闽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闽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80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