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防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78231.4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霆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马正红 |
地址: | 2011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联网 数据 采集 手持 终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消防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装置,包括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的底侧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的表面设置有感应组件,所述握把的表面设置有槽孔;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套接在采集组件的表面,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壳,所述采集组件的表套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簧的连接,对抵合杆进行限位,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对采集组件进行防护,防止采集组件在脱落时,造成损伤,使采集组件具有放撞击能力,且便于对防护机构安装和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消防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而该装置就是基于物联网的一种手持终端。
该装置对物品的信息进行采集,便于人们的使用,但是在使用时,该装置的表面没有防护机构,不能对手持终端进行防护,且该装置手握处没有防滑机构,手握时间过久,容易出汗的现象,因此亟需设计消防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消防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使用时,该装置的表面没有防护机构,不能对手持终端进行防护,且该装置手握处没有防滑机构,手握时间过久,容易出汗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消防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装置,包括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的底侧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的表面设置有感应组件,所述握把的表面设置有槽孔;
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套接在采集组件的表面,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壳,所述采集组件的表套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防护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合杆,所述抵合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簧;
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安装在握把的表面,所述防滑机构包括防滑套,所述握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杆,所述握把的内侧设置有空槽。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呈两组通过连接轴相连接,所述防护壳呈长方形套接在采集组件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呈两组和防护壳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呈四组分别于两组防护壳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组内侧设置有槽孔,所述拉杆呈杆状和抵合杆相连接,所述抵合杆的一端和连接板内侧的槽孔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簧,所述限位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合球。
优选的,所述防滑套套接在握把的表面,所述贯穿杆成三组和防滑套相连接,所述限位簧呈两组和空槽相连接,所述抵合球呈半圆状和防滑套抵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消防物联网数据采集手持终端装置,通过防护壳的连接,对对采集组件进行防护,通过连接轴的连接,对防护壳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板的连接,对拉杆进行限位,通过拉杆的连接,便于对抵合杆进行拉动,通过抵合杆的连接,对连接板进行固定,通过连接簧的连接,对抵合杆进行限位,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对采集组件进行防护,防止采集组件在脱落时,造成损伤,使采集组件具有放撞击能力,且便于对防护机构安装和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霆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霆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78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装配的稳固型塑壳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货架立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