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击器内缸磨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75991.X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日平;朱自佳;杨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黑金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马德胜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器内缸 磨削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冲击器内缸磨削夹具,包括穿过内缸的芯轴;所述芯轴包括本体,以及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内缸的一端卡接;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内缸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内缸与所述芯轴可同步转动。本申请提供的冲击器内缸磨削夹具,能适用于冲击器内缸外壁的磨削,且磨削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器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冲击器内缸磨削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基础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潜孔冲击器作为钻孔设备广泛用于矿山、水电站、港口、道路以及隧道等工程建设中的爆破项目,用于开凿爆破钻孔等。潜孔冲击器利用高压空气作为动力源,驱动冲击器内的活塞高速、高频率地做往复运动,使活塞获得足够的能量冲击钻头,以便于进行钻孔作业,活塞的冲击力以应力波的形式作用于钻头,使钻头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能量,继而有效地破碎岩石、快速成孔,达到凿岩钻孔的目的。
这种冲击器中的活塞通常为开有孔道的细长形,是直接将压缩气体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运动动能的一个零件,活塞在内缸内往复运动。但冲击器的内缸属于薄壁件(通常内缸壁厚4-10mm,长100-300mm),由于内缸为薄壁件,在渗碳淬火后变形0.3~0.5mm,余量不均,外壁的加工过程中只能小进给加工,效率及其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器内缸磨削夹具,能适用于冲击器内缸外壁的磨削,且磨削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冲击器内缸磨削夹具,包括穿过内缸的芯轴;
所述芯轴包括本体,以及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内缸的一端卡接;
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内缸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内缸与所述芯轴可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螺装连接的螺母;
与所述内缸的内壁相配合的涨紧组件;
所述螺母上设有第一凸起部;
当所述涨紧组件处于涨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涨紧组件卡接;
当所述涨紧组件处于正常状态时,可拆卸所述螺母。
优选地,所述涨紧组件为由至少两个涨块围成的环形的涨套;
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涨套的内壁相配合的锥面。
优选地,所述涨套外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嵌入所述涨套的外壁上。
优选地,在所述涨套的轴线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芯轴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为锥体,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外壁与所述内缸的内壁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截面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边数至少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黑金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黑金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759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性能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
- 下一篇:一种吊线灯的简易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