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73449.0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祝秀芹;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琳 |
主分类号: | B24B7/28 | 分类号: | B24B7/28;B24B41/00;B24B41/04;B24B47/2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渝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2 | 代理人: | 赵小安 |
地址: | 250117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领域 建筑材料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辅磨罩、打磨座、支撑台、承重柱、推送机构,辅磨罩顶端与推送机构顶端螺栓固定,推送机构底部与承重柱顶端嵌固连接,承重柱底部与支撑台表面焊接连接,支撑台表面与打磨座底部螺栓固定,打磨座表面与辅磨罩内部嵌套连接,辅磨罩包括滚压辊、固定台、侧挡板、罩表面、辅转座,本实用新型通过罩表面倍固定台带动到指定位置后,与建筑材料木板形成一定间距,滚压辊内打磨片在与板体接触后辊本体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顶击座方位朝下时内部防脱绳与折压架配合将胶套击头与木板表面顶合,有效确保板体与底部打磨座表面结构贴合打磨,同时还提高建筑木板打磨出来的水平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等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等等;
当前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由于在打磨木板的时候,板体水平在打磨带上输送打磨,使得上端未受到压迫力的干预,容易使板体向上翘起,当受到压迫力后又容易使板体倾斜过多,进而造成打磨出来的建筑木板水平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当前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由于在打磨木板的时候,板体水平在打磨带上输送打磨,使得上端未受到压迫力的干预,容易使板体向上翘起,当受到压迫力后又容易使板体倾斜过多,进而造成打磨出来的建筑木板水平度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打磨装置,其结构包括辅磨罩、打磨座、支撑台、承重柱、推送机构,所述辅磨罩顶端与推送机构顶端螺栓固定,所述推送机构底部与承重柱顶端嵌固连接,所述承重柱底部与支撑台表面焊接连接,所述支撑台表面与打磨座底部螺栓固定,所述打磨座表面与辅磨罩内部嵌套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辅磨罩包括滚压辊、固定台、侧挡板、罩表面、辅转座,所述固定台表面中心与推送机构顶端螺栓固定,所述滚压辊表面与打磨座表面活动配合,所述滚压辊两端与辅转座内部嵌套连接,所述辅转座整体与侧挡板内部嵌固连接,所述侧挡板顶端与罩表面两侧焊接连接,所述罩表面顶部与固定台底部焊接连接,所述滚压辊共设三个,平均分布在侧挡板内部,与其侧挡板形成间隙配合,两端和辅转座内部嵌套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滚压辊包括顶击座、打磨片、转动轴、辊本体,所述转动轴顶部与打磨座侧壁嵌套连接,所述转动轴顶部与辅转座内部嵌套连接,所述顶击座两侧与打磨片侧壁间隙配合,所述打磨片内壁与辊本体表面嵌固连接,所述辊本体两端与转动轴整体嵌套连接,所述辊本体内部与顶击座整体嵌套连接,所述打磨片设有五片,平均分布在辊本体表面,内壁与辊本体表面进行嵌固连接,侧壁与顶击座形成间隙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击座包括折压架、防脱绳、弹力簧、胶套击头,所述胶套击头两侧与打磨片侧壁间隙配合,所述防脱绳整体与辊本体内部嵌套连接,所述折压架两侧与弹力簧整体活动配合,所述折压架顶端与胶套击头内壁嵌固连接,所述折压架底部与防脱绳顶端嵌固连接,所述防脱绳内侧与胶套击头整体间隙配合,所述胶套击头整体采用橡胶材质冲压而成,顶部呈弧形,内部与折压架顶端进行嵌固连接,两侧和弹力簧形成间隙配合。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罩表面倍固定台带动到指定位置后,与建筑材料木板形成一定间距,滚压辊内打磨片在与板体接触后辊本体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顶击座方位朝下时内部防脱绳与折压架配合将胶套击头与木板表面顶合,有效确保板体与底部打磨座表面结构贴合打磨,同时还提高建筑木板打磨出来的水平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琳,未经李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73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管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子产品用售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