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塑形的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73442.9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6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占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占文强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马静静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塑形的气管导管,包括远心端导管、近心端导管、塑形管、气囊、气流引管和气门嘴。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塑形管以连接远心端导管和近心端导管,相较现在通用的气管导管,在取消了硬质导丝的同时不影响塑形功能,并且可以在插管前塑形,插入后就会被动地根据患者气道形状延展成相同形状,不仅给患者以保护,避免传统气管导管对气道造成的损伤,还可让一位医护人员独立完成插管工作,简单方便的使用方法可降低医护人员需求和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气囊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凹凸不平的塑形管在替代导丝的作用后,对气道内壁造成新形式的损伤,还可以有效支撑气管导管,避免气管导管在患者体内的偏移晃动乃至和体外接口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塑形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是插入患者气管和/或支气管,为患者特别是不能自主呼吸患者创建一个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的一种医疗器械,现有的气管导管都是在导管里放个导丝然后整体塑形后引入患者体内,并在气管导管刚到声门或过声门后拔出导丝,而导丝的材质通常较硬,以承担帮助导管塑形的作用,因而硬度较大的气管导管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损伤,同时导丝需要放进导管和拿出,尤其是拿出钢丝时通常需要助手帮忙取出,因此现行的气管导管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差的治疗体验,多人配合插管的条件还给医护资源紧张的医院工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自塑形的气管导管,改进现有的气管导管结构,在插管前塑形,并不需要硬质导丝来塑形,不仅给患者以保护,还可独立完成插管工作,简单方便的使用方法可降低医护人员需求和工作量。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塑形的气管导管,包括远心端导管和近心端导管,两个导管通过塑形管连接为一整体结构;
所述塑形管为波纹软管,其周身包裹有气囊,所述气囊连通有气流引管,所述气流引管的端部连接有气门嘴;
所述塑形管塑形完成,所述远心端导管偏向患者气道位移,驱动近心端导管进入患者气道并至声门处,所述远心端导管远离塑形管的一端置于患者体外,所述气门嘴充入气体,气体沿气流引管进入气囊,气囊膨胀至贴合气道内壁,所述气门嘴关闭,所述气门嘴打开,气囊内气体依次穿过气流引管和气门嘴涌出至患者体外,气囊外壁脱离与气道内壁的抵触,所述远心端导管偏离患者气道位移,带动塑形管和近心端导管至患者体外。
优选的,所述气囊为管状结构,其内壁紧密贴合于塑形管外壁。
优选的,所述塑形管上的波纹数目不小于七圈。
优选的,所述远心端导管、近心端导管和塑形管的内径相一致,其外壁连接处均呈无缝密封状态。
优选的,所述远心端导管、近心端导管和塑形管的外径小于患者气道内径。
优选的,所述远心端导管和近心端导管长度相同,且以气囊相互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占文强,未经占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734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组件及激光切割头
- 下一篇:一种成品袋缝制后自动剪线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