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移动式台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70149.7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6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兴旺;金建俊;乔天飞;黄金涛;樊露;张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17/00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张会会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固定 移动式 台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移动式台座,包括两个钢轨道和设置在两个钢轨道上方的移动台座,所述移动台座的底部嵌套有多个第二滚珠,多个第二滚珠的底部滚动接触有同一个回形支板,回形支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U形座,钢轨道位于对应的两个U形座内,U形座的顶部内壁、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嵌套有三个第一滚珠,位于同一个U形座内的九个第一滚珠呈U形包围在对应的钢轨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在移动台座左右移动后对其进行刹死锁固,降低移动后因误碰发生位移晃动的风险,且便于快速对移动台座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方便人员进行定位,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式台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移动式台座。
背景技术
传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施工釆用单一集中生产模式,即在同一施工区域内,进行钢筋绑扎、立模、混凝土浇筑、拆模、预应力张拉、移梁等一系列工序,预制梁固定底座使用效率低,场地面积大,且整个制梁生产效率较低;现有技术中存在釆用移动式台座工厂化流水线作业的箱梁预制技术,通过移动式移动台座将各独立平行施工区域有机串联,实现流水线作业,节省了龙门吊等设备投入使用时间,从而大大缩短了工厂预制施工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其以钢轨为滑移轨道,定制型钢为台座。
现有的移动式台座,其虽然利用钢轨为滑移轨道能够实现左右方向的移动;但是其存在不便于在移动后进行刹死锁固和前后调整的缺点;使得在移动后容易因误碰发生位移,导致出现晃动位移难以定位,和前后出现轻微偏差时难以快速调整,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移动式台座,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移动式台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移动式台座,包括两个钢轨道和设置在两个钢轨道上方的移动台座,所述移动台座的底部嵌套有多个第二滚珠,多个第二滚珠的底部滚动接触有同一个回形支板,回形支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U形座,钢轨道位于对应的两个U形座内,U形座的顶部内壁、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嵌套有三个第一滚珠,位于同一个U形座内的九个第一滚珠呈U形包围在对应的钢轨道的外侧,第一滚珠与对应的钢轨道的外侧滚动接触,所述回形支板上设置有与移动台座相配合的前后位移调整机构,回形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两个钢轨道相配合的锁固定位机构;
所述前后位移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回形支板顶部的两个T形滑轨,移动台座滑动安装在两个T形滑轨上,回形支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延伸至回形支板内并固定连接有矩形座,矩形座的顶部与移动台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固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回形支板底部的回形杆,回形杆位于四个U形座之间,回形杆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四个导向杆的底端均延伸至回形杆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移动杆的底部与对应的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且弹簧活动套设在对应的导向杆上,横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且防滑胶垫位于对应的钢轨道的上方,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回形杆内的梯形座,且梯形座的顶部右侧设为倾斜面,回形杆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移动座,移动座的底部嵌套有两个挤压滚珠,挤压滚珠的底部与梯形座的倾斜面滚动接触,回形杆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与移动座的右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台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前侧和后侧均为开口设置的T形滑槽,且T形滑槽与对应的T形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导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梯形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70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橡胶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三相不平衡负荷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