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织布机用张力自动调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63610.6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3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洲;徐付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辉达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49/04 | 分类号: | D03D4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织布机 张力 自动 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织布机用张力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滑块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均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了新型织布机的张力自动调节效果,避免了人工对张力进行调节,提高了织布机织布的安全性,同时压板与滚轮表面的织布接触,可以使织布在滚轮的作用下向前传送过程中通过压板对织布进行找平,保证织布在输送过程中的平整,然后压板在若干个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保证第二弹簧在找平织布的过程中不会对织布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布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织布机用张力自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织布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早期的织布机都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无梭织布机技术自19世纪起就着手研究,自50年代起逐步推向国际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新型的无梭织机陆续投入市场。无梭织机对改进织物和提高织机的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世界各国被广泛采用,并加快了织造设备改造的进程。
但是织布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张力调节,该操作不仅影响织布机的织布效率同时人工进行调节该操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织布机用张力自动调节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织布机用张力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滑块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均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杆的前端贯穿螺纹块和底座的前端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内部均设置有结构槽,所述结构槽的内部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侧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限位块的顶端,所述限位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块均滑动连接在底座的顶端通孔内,所述滑槽和底座的顶端通孔相互贯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杆与螺纹块和底座的贯穿孔均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在结构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连接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一立板的内侧通孔内,所述结构槽和第一立板的内侧通孔相互贯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弹簧的大小相等且横向水平均匀分布在限位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所述压板滑动连接在横板的下端通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板的下端与滚轮上的织布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辉达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辉达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63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脉内循环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油测井仪器用四环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