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茄子的嫁接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57506.6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于新峰;杨爱国;霍红;黄向荣;庞静静;张春齐;杨继伟;李红波;郭晋太;李志强;王二强;温红霞;韩鲲;刘红凡;郭亚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7/0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0 | 代理人: | 刘子千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茄子 嫁接 培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茄子的嫁接培育装置,包括立柱,立柱设置有两排,两排立柱的内侧位置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横杆的上方滑动的安装有培育架,培育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排等间隔设置的培育槽,培育槽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培育槽的底部位置放置有网格板,在每个培育槽的下方开设有贯通于培育架的通孔,在靠近端部的两个立柱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够在茄子进行培育时,自动的实现对茄子苗进行浇水的步骤,节省育苗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并且在育苗完成后,能够快速的将茄子苗以及根部的土壤从育苗坑槽脱离,将茄子苗快速的转入大田种植,具有工作效率高、茄子苗成活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茄子的嫁接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嫁接是一种植物人工繁殖技术,即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根或茎上。为了保证嫁接后幼苗的成活率,现有技术往往是将嫁接后的幼苗放置于一种培养装置内,以提高植物生长足够的养分,提高植株成活率。茄子也是一种常采用嫁接技术的蔬菜品种,现有茄子在嫁接培育之后,需要将培育好的茄子苗转入大田种植,但是现有的育苗装置由于结构的单一性,无法快速的将茄子苗以及根部的土壤从育苗装置处脱离,有时甚至会将茄子苗折损,具有工作效率低、易造成茄子苗坏死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茄子的嫁接培育装置,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便捷,能够在茄子进行培育时,自动的实现对茄子苗进行浇水的步骤,节省育苗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并且在育苗完成后,能够快速的将茄子苗以及根部的土壤从育苗坑槽脱离,将茄子苗快速的转入大田种植,具有工作效率高、茄子苗成活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茄子的嫁接培育装置,包括立柱,立柱设置有两排,两排立柱的内侧位置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横杆的上方滑动的安装有培育架,培育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排等间隔设置的培育槽,培育槽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培育槽的底部位置放置有网格板,在每个培育槽的下方开设有贯通于培育架的通孔,在靠近端部的两个立柱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与培育槽数量相等的立杆,相邻两个立杆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个培育槽底部通孔中心线间距相等。
所述固定板的宽度与培育架的宽度相等。
所述立杆的高度为培育槽高度的四分之一,立杆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
所述培育架的下方设有接水板,接水板与两侧的立柱相连接,接水板为倾斜式结构,在接水板倾斜面的低点位置处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放置在培育架下方的水箱相连通。
所述水箱的侧面安装有水泵,在培育架的上方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通过支架连接在立柱上,喷水管的下方等间隔的安装有多个喷头,喷水管端部连接有一管道,管道与水泵相连。
这种用于茄子的嫁接培育装置,在使用时,茄子苗一一地放入培育架上的培育槽内,并将培育架放置在横杆上后,将培育架推动至指定位置,多个培育架依次进行排列,在培育的过程中,水泵可连接一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与计时器相连,用以定时的对水泵进行启动,该部分电气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手段,在此不作过多赘述,水泵可将水通过管道导入喷水管内,并利用喷水管下方的喷头将水喷洒至培育架上,使得茄子苗能够定期的进行水分的补充,培育槽内的水能够穿过网格板后从通孔处流至接水板,并经过出水管将多余的水重新循环至水箱内,避免水的浪费;在培育完成之后,需将茄子苗转移至大田种植,此时,工作人员可将培育架搬至固定板所在位置,并使得培育架下方的通孔对应的放置在立杆上,使得立杆从底部插入培育槽内,插入培育槽内的立杆可推动网格板以及网格板上方的土壤向上运动,使得土壤能够快速的与培育槽内壁相脱离,此时,工作人员可将土壤与茄子苗一同进行搬运,实现快速搬运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农林科学院,未经洛阳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57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