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座焊缝超声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56933.2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刘策;张峙;杨阳;成绍平;金磊;王兆宝;何泽宇;陈振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265 | 分类号: | G01N29/265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 地址: | 52405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缝 超声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座焊缝超声检测装置。一种管座焊缝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吸附件、连接杆以及探头,所述吸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探头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吸附件、底座以及连接杆,可以将安装在连接杆一端的探头伸入至位于空间狭窄的小口径接管座处,利用探头对小口径接管座上的焊缝进行检测。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够解决位于空间狭窄的小口径接管座焊缝难以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座焊缝超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座与管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出现未融合、未焊透、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虽然在初期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振动这些缺陷会扩展撕裂并最终导致泄漏现象的发生。泄漏会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研究缺陷检测技术。
现有的检测技术有很多种,但大多占地面积较大,对空间的要求较高。这些检测方法对于大口径接管座焊缝检测效果较好,但由于小口径接管座焊缝所处空间通常较为狭窄且结构与大口径接管座焊缝也有所不同,所以目前来看针对所处空间较为狭窄的小口径接管座焊缝没有特别合适的检测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11307955A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检测管道焊缝机,所述箱体下端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箱体下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杆后方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一皮带上方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本技术方案的超声波检测管道焊缝机,采用完全自动化的方式对管道焊缝进行检测,在管道通过机器时,机器将管道固定并对其进行旋转。由于超声波检测管道焊缝机体积大,无法进入到空间狭窄的工作区域,不能对小口径接管座焊缝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出一种管座焊缝超声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位于空间狭窄的小口径接管座焊缝难以检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座焊缝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吸附件、连接杆以及探头,所述吸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探头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空间较为狭窄的小口径接管座焊缝检测时,将吸附件吸附在待检测管道上,利用吸附件固定底座,底座对连接杆起到支撑的作用,操作连接杆远离探头的一端,并使得连接杆沿着底座滑动连接,大幅度调整位于其前端的探头的位置,使其靠近管座焊接处,再转动连接杆,对探头进行微调,使探头沿管道横向移动,直至探头与焊缝间处于合适的距离,从而可以对焊缝进行检测。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吸附件、底座以及连接杆,可以将安装在连接杆一端的探头伸入至位于空间狭窄的小口径接管座处,利用探头对小口径接管座上的焊缝进行检测。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够解决位于空间狭窄的小口径接管座焊缝难以检测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设有探头的一端还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电连接有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设有探头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探头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中。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导向轮。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沿所述连接杆轴向方向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调节球,所述调节球与所述安装孔滚动连接,所述调节球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贯穿孔中并与其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56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制沙翻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地铁信号警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