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膜孔洞箫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55247.3 | 申请日: | 202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付晏铭;盛梓伦;聂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晏铭 |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G10D9/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 地址: | 130114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洞 | ||
一种双膜孔洞箫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包括洞箫本体、笛膜孔和笛膜,所述洞箫本体的吹孔正下方设置有两个笛膜孔;所述笛膜孔上固定贴有笛膜。本实用新型在洞箫本体上开设笛膜孔,并在笛膜孔上贴上笛膜,使改良后的洞箫音色比传统的洞萧清脆,又比传统的竹笛轻柔细腻,既能演奏悠扬舒缓乐曲又能演奏活泼轻快乐曲,演奏的难度小,尤其适合年轻人演奏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双膜孔洞箫。
背景技术
箫同笛的发声原理基本相同,即:从口缝中喷出的气流即口风至箫笛吹口处,经过吹口尖棱的分劈后产生涡旋而形成没有稳定音高的边棱音。边棱音再经过管内气柱的谐振,就可获得稳定的音高。箫和笛由于激振方法的差异,笛贴有笛膜,箫却无,所以共鸣方法的不同,二者不仅音量相差悬殊,音色也就迥然不同。笛子的音色粗犷、高昂、清脆、嘹亮,而洞箫却柔弱、秀雅,洞箫音量小、发音不及笛子敏锐,便成了洞箫的弱点。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膜孔洞箫用于解决传统洞箫柔弱、秀雅、音量小、发音不及笛子敏锐的技术问题。
一种双膜孔洞箫,包括洞箫本体、笛膜孔和笛膜,所述洞箫本体的吹孔正下方设置有两个笛膜孔;所述笛膜孔上固定贴有笛膜。
所述笛膜孔的直径为5mm。
所述两个笛膜孔的设置位置为:两个笛膜孔沿洞箫本体依次设置在吹孔至音孔之间,第一个笛膜孔的上边缘与吹孔的下边缘距离为6cm,第二个笛膜孔的上边缘与第一个笛膜孔的下边缘距离为5mm。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洞箫本体上开设笛膜孔,并在笛膜孔上贴上笛膜,使改良后的洞箫音色比传统的洞箫清脆,又比传统的竹笛轻柔细腻,既能演奏悠扬舒缓乐曲又能演奏活泼轻快乐曲,演奏的难度小,尤其适合年轻人演奏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膜孔洞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箫本体、2-笛膜孔、3-笛膜、4-吹孔、5-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双膜孔洞箫,包括洞箫本体1、笛膜孔2和笛膜3,所述洞箫本体1的吹孔4正下方设置有两个笛膜孔2;
所述两个笛膜孔2的设置位置为:两个笛膜孔2沿洞箫本体1依次设置在吹孔4至音孔5之间,第一个笛膜孔2的上边缘与吹孔4的下边缘距离为6cm,第二个笛膜孔2的上边缘与第一个笛膜孔2的下边缘距离为5mm。
所述笛膜孔2上固定贴有笛膜3。
所述笛膜孔2的直径为5mm。
微调笛膜3的松紧度,还能对音色进行微调。如果想要更脆亮酥软,就把笛膜3的中心区域的拉纹微调松些;如果想要更刚劲温暖,就把笛膜3的中心区域的拉纹微调紧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晏铭,未经付晏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55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音箱立柱铝型材
- 下一篇:轧辊加工用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