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检测反应试剂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51472.X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6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汪庭飞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反应 试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检测反应试剂管,包括第一试剂管和第二试剂管,第一试剂管包括试管本体、刺破部和封口部,试管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第一反应试剂的容置腔,刺破部的一端与试管本体固定连接,刺破部内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与容置腔连通,封口部与刺破部远离所述试管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当封口部安装于刺破部上时,可将通孔封闭;第二试剂管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一端开口的反应腔,反应腔用于放置第二反应试剂,管体的开口处设有封口膜,封口膜可被刺破部刺破。本实用新型的反应试剂管可实现快速检测反应,而且可有效避免操作或反应过程中样品或产物污染的问题,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检测反应试剂管。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污染物、病原体、微生物、动植物检疫等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常规实时荧光RT-PCR(Real-Time PCR)、超快速实时荧光RT-PCR法、恒温扩增检测方法、微流控芯片等。这些检测技术都涉及对核酸样本的提取和前处理,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硅胶膜柱法、磁珠吸附法、化学裂解释放法。其中,化学裂解释放方法相对比较快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样本中的细胞、病原体、微生物的破膜或裂解,使核酸释放到溶剂中。
常规实时荧光RT-PCR方法耗时长,每个样品需要2-3h,对于批量检测的临床报告时间一般1-2天;超快速实时荧光RT-PCR法需要额外搭载样品前处理和核酸提取步骤以及设备。将核酸提取纯化设备、扩增设备、移液装置整合为一体的自动化处理设备可以满足自动化操作的需求,但仍需要大型设备,只能在特定检验实验室实现。
为加快检测速率,有技术人员将前处理试剂整合于卡盒,借助仪器设备控制卡盒内的液体的流通通路,实现提取、扩增、检测的步骤,如商品化的赛沛公司结核分支杆菌核酸检测产品,使用方便,需要借助其配套的专门设备,且试剂卡盒价格达到500元/人份以上,检测报告时间超过1小时。也有技术人员将恒温扩增产品置于层析试纸条上,通过检测产物上的特异标记信号,实现可视化的胶体金试纸条层析检测,但产物不能直接进行检测,需要人为稀释或通过额外增加液体稀释后,才能进行侧流层析的检测,此过程很可能对产物造成污染。
恒温技术扩增通过荧光、比浊、颜色改变等方式可直接观测检测结果,不需要特殊信号探测设备实现结果判读,是较为便利的检测方法。在短时间内便捷地实现从样品前处理到判断检测结果的产品或装置,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快速诊断、门诊即时检测、居家自测、快速筛查等场景中的迫切需求。在床旁诊断POCT(Point of Clinical Test)领域中,胶体金等免疫快速检测产品以其取样方便、操作便捷、检测快速、结果可视化等优势,占据重要的位置。核酸检测方法较免疫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更好的优势,但因需要避免核酸残留污染、产物污染、样本交叉污染等,需要特定实验场所,进行核酸提取和纯化操作,并需要操作人员经过PCR等相关培训才能开展测试工作,为分子POCT的应用带来了较大的限制。目前,已有相关技术人员将核酸提取和纯化设备、移液设备、扩增设备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从样品处理到结果报告的设备,以及配套试剂。但仍需要专门设备来运行测试,不便于居家自测或门诊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检测反应试剂管,可实现快速检测反应,可有效避免操作或反应过程中样品或产物污染的问题,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快速检测反应试剂管,包括
第一试剂管,包括试管本体、刺破部和封口部,所述试管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第一反应试剂的容置腔,所述刺破部的一端与所述试管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刺破部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封口部与所述刺破部远离所述试管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封口部安装于所述刺破部上时,可将所述通孔封闭;
第二试剂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一端开口的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用于放置第二反应试剂,所述管体的开口处设有封口膜,所述封口膜可被所述刺破部刺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51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乘用车内除异味装置
- 下一篇:导向轮组件及具有其的蚀刻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