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装式滤筒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51329.0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2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贾自成;王明勤;杨俊显;陈泽强;王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和海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5/02;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倩倩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装式滤筒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装式滤筒除尘器,属于除尘器技术领域,该竖装式滤筒除尘器包括除尘罐;滤筒;隔板,隔板固定连接于除尘罐的圆周内壁,且隔板将除尘罐的内腔分隔为相连通的气流扩散膨胀腔室和气流除尘腔室;本装置中滤筒设置为竖装式,在滤筒和进风管道之间设置有隔板使得含有大小颗粒灰尘的高速气流进入除尘罐后首先因为隔板的阻挡缓冲发生扩散,让大颗粒灰尘因为重力作用落下,剩余的小颗粒灰尘再随着气流上升经由隔板拐弯落向滤筒,气流经过缓冲避免了直接冲撞到滤材造成滤材磨损加快,从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过滤效果,并且本装置还实现了将大小颗粒的灰尘分离储存,在清灰时分步清灰为后期的粉尘处理提供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装式滤筒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常用除尘器一般分为滤袋式除尘器和滤筒式除尘器,滤袋式除尘器因其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而备受欢迎和使用,但其因受到滤袋过滤面积的限制,因而在一些空间狭小的地方就不太适合安装使用;滤筒式除尘器则因其滤筒有褶皱的原因故而与同体积的滤袋相比大大增加了过滤的面积,因此解决了因空间受限而无法满足使用除尘器的问题。
现有的滤筒式除尘器其滤筒为侧装式,当风机开启时气流夹杂灰尘及其他大颗粒杂物高速冲击到滤筒上方的滤材上会导致滤材加快磨损影响过滤效果,此外当需要清除灰尘时上方滤筒的灰尘经过脉冲高压空气吹打下落,必然会落到下方的滤筒上,同时灰尘在除尘器内扬起部分也仍会落回到滤筒上,因此现有装置其清灰效果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装式滤筒除尘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滤筒为侧装式,当风机开启时气流夹杂灰尘及其他大颗粒杂物高速冲击到滤筒上方的滤材上会导致滤材加快磨损影响过滤效果,此外当需要清除灰尘时上方滤筒的灰尘经过脉冲高压空气吹打下落,必然会落到下方的滤筒上,同时灰尘在除尘器内扬起部分也仍会落回到滤筒上,造成清灰效果也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竖装式滤筒除尘器,包括:
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除尘罐,所述进料口内固定连接有进风管道,所述出料口内固定连接有排渣管道,所述除尘罐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
滤筒,所述滤筒固定连接于除尘罐的圆周内壁;
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除尘罐和排渣管道的圆周内壁,所述隔板位于进风管道和滤筒之间,且隔板将除尘罐的内腔分割为相连通的气流扩散膨胀腔室和气流除尘腔室;
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均开设于排渣管道的圆周内壁,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与隔板配合将排渣管道的腔室分割为两个集灰腔室;以及
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两组滑动部件,两组所述滑动部件分别与两个挡板连接以实现其沿着两个滑槽内滑动从而分别打开两个集灰腔室进行清灰,所述驱动部件与两组滑动部件均连接以驱使其运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除尘罐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后固定板;
每组所述滑动部件均包括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一转杆,所述齿条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挡板的上端,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后固定板的一侧端,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的圆周表面,且第一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除尘罐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和海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和海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51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坐标测量及控制结构的数控铣削加工设备
- 下一篇:电柜装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