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造口扩张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49493.8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2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纪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娄柱 |
| 地址: | 72100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造口 扩张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造口扩张器,包括塞体、扩张器本体和垫环,垫环垫设在肠造口皮肤外侧,且在垫环内设置有卡合槽,扩张器本体套设在卡合槽内,且扩张器本体的前端插入部插入肠造口,与肠管连接,塞体设置在扩张器本体尾端导流部的导流腔内,且与扩张器本体可拆卸连接;使用时,本扩张器通过将扩张器本体与肠管连接,利用扩张器本体的前端插入部对肠管进行扩张,能够有效避免肠造口缩小和梗塞的问题,具有可避免出现肠造口狭窄、防止肠脱出、减少病人痛苦和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造口扩张器。
背景技术
肠造口,是一种利用外科手术方式在腹壁上人为开口,并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开口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或尿液;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肠造口周围的皮肤、粘膜会自然回缩,如果术后不能坚持正确的扩张肠造口操作,会导致肠管习惯性脱出,形成肠造口狭窄的并发症,使得大部分患者需返院让医务人员把肠管手法复位进行扩肠管,让患者经受二次手术的痛苦;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肠造口扩张的方式是用血管钳夹持纱布对肠造口进行扩张,这种扩张方式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也给护士造成额外工作量,不便于使用;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专门的肠造口扩张器来对患者肠造口进行扩张,以解决肠造口缩小和梗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肠造口扩张器,通过将扩张器本体与肠管连接,利用扩张器本体的前端插入部对肠管进行扩张,能够有效避免肠造口缩小和梗塞的问题,具有可避免出现肠造口狭窄、防止肠脱出、减少病人痛苦和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肠造口扩张器,包括塞体、扩张器本体和垫环,所述垫环垫设在肠造口皮肤外侧,且在垫环内设置有卡合槽,所述扩张器本体套设在卡合槽内,且扩张器本体的前端插入部插入肠造口,与肠管连接,所述塞体设置在扩张器本体尾端导流部的导流腔内,且与扩张器本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扩张器本体的前端插入部从底端向顶端呈逐渐扩张的漏斗状,且在所述插入部的外环槽内嵌设有橡胶阻滑套,所述橡胶阻滑套上设置有螺旋阻滑纹,所述螺旋阻滑纹与设置在肠管内壁上的花纹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塞体包括封闭塞芯和活动塞环,所述活动塞环与导流腔配合使用,且在活动塞环内设置有紧塞腔室,所述紧塞腔室与封闭塞芯配合使用,且在紧塞腔室内设置有相互联通的螺纹连接槽段和紧压扩张段,所述螺纹连接槽段与设置在封闭塞芯上的螺纹连杆段配合使用,所述紧压扩张段与设置在螺纹连杆段下侧的紧压扩张杆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紧压扩张杆为从底端向上呈逐渐扩张的锥形结构,且其底端为圆弧面;所述紧压扩张段为由对称设置的四块紧压片形成的锥形槽结构,所述紧压片的外壁与插入部的内壁相互挤压。
优选的,所述的封闭塞芯的尾端还设置有限位板和调节环,所述限位板与螺纹连杆段的尾端连接,所述调节环设置在限位板的背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垫环的下部底座外径大于肠造口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造口扩张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肠造口扩张器,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塞体、扩张器本体和垫环,使用时,将扩张器本体套设在卡合槽内,利用垫环的垫片作用来防止扩张器本体在内部肠管的拉力作用下向肠造口内发生位移,保证肠造口扩张器的正常使用;
(2)同时通过将扩张器本体的前端插入部设计为从底端向顶端呈逐渐扩张的漏斗状,通过橡胶阻滑套与肠管连接,对肠管进行扩张,能够有效避免肠造口缩小和梗塞的问题,利用导流腔引导将肠造口处的排泄物排出,减少患者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中心医院,未经宝鸡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9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