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卸煤除尘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48193.8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9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杰;李萍;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陈君名 |
地址: | 2141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卸煤除尘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套管本体内分别滑动插入有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通过法兰连接,第二输送管上固定嵌入有网板,套管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嵌入有内置框,内置框内插入固定有筒体,筒体内设置有集尘布袋,筒体的内壁开口位置固定嵌入有风机。通过套管能够对输送管进行防护,同时,网板位置溢出的粉尘,可通过集尘布袋收集,在保证卸煤稳定的同时,又起到一个除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卸煤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卸煤除尘套管。
背景技术
煤炭,简称煤,是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层下,经过地壳隔绝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主要被人类开采用作燃料。
煤炭在开采完成后,需要用卡车进行运输,然后移动到煤炭加工厂,为了方便煤炭的堆积,一般会由上到下进行卸货。
但干燥的煤炭在高处经过输送管坠落与地面或堆积的煤炭发生碰撞时,很容易产生大量上扬的煤灰,若不进行防护很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煤除尘套管,以解决卸煤时除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卸煤除尘套管,包括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内分别滑动插入有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上固定嵌入有网板,所述套管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嵌入有内置框,所述内置框内插入固定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集尘布袋,所述筒体的内壁开口位置固定嵌入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滑动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与集尘布袋固定粘接,可对集尘布袋的开口位置进行除尘。
优选的,所述环形板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集尘布袋与支撑杆滑动接触,能够对集尘布袋从内部进行架立制成,支撑杆的数量为六个,且均匀分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定位环,定位环内滑动插入有定位销,集尘布袋由无纺布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定位销上缠绕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销和定位环固定连接,保证定位销的伸缩复位稳定。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销与定位槽滑动插入设置,方便对集尘布袋进行拆卸清理。
优选的,所述网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与筒体的位置一一对应,保证除尘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套管能够对输送管进行防护,同时,网板位置溢出的粉尘,可通过集尘布袋收集,在保证卸煤稳定的同时,又起到一个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网板分布示意图。
图中:1、套管本体;11、第一输送管;12、第二输送管;13、网板;14、内置框;15、筒体;16、集尘布袋;17、风机;2、环形板;21、支撑杆;3、定位环;31、定位销;32、弹簧;33、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卸煤除尘套管,包括套管本体1,套管本体1内分别滑动插入有第一输送管11和第二输送管12,第一输送管11与第二输送管12通过法兰连接,第二输送管12上固定嵌入有网板13,套管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嵌入有内置框14,内置框14内插入固定有筒体15,筒体15内设置有集尘布袋16,筒体15的内壁开口位置固定嵌入有风机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8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