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救护车与高铁列车的救护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46439.8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8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仕华;常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B61D49/00;A61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娜 |
地址: | 41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救护车 列车 救护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救护车与高铁列车的救护转运装置,包括救护车医疗舱、列车急救转运舱、救护车驾驶舱和若干个快速拆装结构,所述救护车医疗舱与救护车驾驶舱通过若干个所述快速拆装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快速拆装结构自上而下等间距设于救护车医疗舱与救护车驾驶舱之间;所述列车急救转运舱铰接安装在高铁的车头或者车尾端的列车上,所述列车急救转运舱内可并列放入若干个救护车医疗舱。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为高铁创建紧急医疗服务、实现高铁与救护车之间的快速救护转运、大大节省救援时间的用于救护车与高铁列车的救护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救护车与高铁列车的救护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高铁是中国的一张新名片。现今高铁成为了新兴的交通工具,已经取缔了汽车、火车的时代,因为其便利性也赶超了飞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科学、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举世瞩目的中国高铁正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动车组在全国的迅速普及。随着社会发展,中国高铁车厢环境与服务不断提升。
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高铁站,高铁列车也成为了人流聚集地,随着老龄人口比例的上升,各种突发疾病在这些人口聚集地会不断增多。据统计,在我国每10秒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每年有54万人发生猝死。乘客在疾驰的高铁上突发疾病需紧急治疗时,即使及时求救120,列车员联系下一站再联系医院,直至急救专业人员到达现场,也经历了较长时间,很有可能因为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而抢救无效,导致死亡。不仅如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一些疑难杂症、重症患者对于大医院的向往越来越高,目前高铁已经成为部分患者的选择,他们往往携带着氧气袋推着轮椅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大医院求医,但是有些因为种种原因在高铁上发病中途下车的比比皆是。
综上所述,高铁车厢行驶途中频频出现乘客突发疾病而无法及时抢救,以及一些疑难杂症、重症患者不便于通过高铁快速转院,高铁车厢上一直缺少解决这种问题的相关医疗配套设施和服务。所以高铁的急救与转运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于此,为了中国高铁拥有更好的服务体验,高铁列车中的急救以及救护车与高铁列车的救护转运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救护车与高铁列车的救护转运装置,为高铁创建了紧急医疗服务,实现了高铁与救护车之间的快速救护转运,大大节省了救援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救护车与高铁列车的救护转运装置,包括救护车医疗舱、列车急救转运舱、救护车驾驶舱和若干个快速拆装结构,所述救护车医疗舱与救护车驾驶舱通过若干个所述快速拆装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快速拆装结构自上而下等间距设于救护车医疗舱与救护车驾驶舱之间;所述列车急救转运舱铰接安装在高铁的车头或者车尾端的列车上,所述列车急救转运舱内可并列放入若干个救护车医疗舱。
优选地,所述快速拆装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连接件、铰接件、电磁锁、锁销、限位板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槽开设于救护车医疗舱上与救护车驾驶舱相接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槽开设于救护车驾驶舱侧壁上与第一连接槽位置对应的侧壁上,所述连接件通过铰接件铰接设于第一连接槽内壁上,所述连接件上远离铰接件的一端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限位板通过若干个复位弹簧与第二连接槽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锁固接设于第二连接槽外远离位板的一侧,所述锁销的一端固接居中固接设于限位板上,所述锁销的另一端贯穿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槽侧壁可拆卸设于电磁锁上。
优选地,所述救护车驾驶舱内还设有若干个控制按键,救护车驾驶舱内部车载电源与所述电磁锁、若干个控制按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分别呈扇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救护车医疗舱内安装设有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呼吸机、心电图机、心肺复苏仪、吸痰器、负压担架、负压系统、氧源、常用的急救用物和药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6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轮廓和重量的眼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小鼠灌胃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