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柱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46392.5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5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于克跃;崔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大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02 | 分类号: | F24D19/02;F28D7/00;F28F9/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柱散热器,涉及散热器领域,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散热底座,散热器本体包括散热管以及散热板,散热管包括外散热管,内散热管,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外散热管的中部设有固定通孔,进水口包括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二进水口,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散热板的顶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设有连接软管,两侧设有固定柱,散热底座的侧边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大小与散热板相匹配。本申请通过在散热管上增加散热板,散热板斜置在散热管上,减小了散热板所占用的空间的同时,增大了散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效率,此外,散热器不用时可以将散热板插入凹槽内,减小了散热器整体的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柱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采暖系统中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件。热水在散热器内降温(或蒸汽在散热器内凝结)向室内供热,达到采暖的目的。目前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的方式大多采用提高散热管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而散热管本身在铸造时大多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不便对散热管本身进行改动来提高散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此,设计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柱散热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柱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柱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器本体设置在散热底座上,包括散热管以及散热板,所述散热管包括两个外散热管,多个内散热管,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内、外散热管之间通过输水管相连,所述外散热管分别位于散热底座的两侧且外散热管的中部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进水口包括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设置在外散热管的同侧,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设置在内散热管上,所述散热板的顶部设有斜置在散热板上且与散热板一体成型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散热板相通,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有连接软管,两侧设有与固定通孔相配合的固定柱,所述连接软管有两个,分别与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散热底座的侧边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大小与散热板相匹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位于同一内散热管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散热底座的表面设有凹槽,底面铰接有万向轮,散热器本体位于凹槽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固定柱的表面设有外螺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内散热管的底部还设有第三进水口与第三出水口,散热底座的内部设有散热层,凹槽的表面设有与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相连的接口,接口与散热层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散热管上增加散热板,散热板斜置在散热管上,减小了散热板所占用的空间的同时,增大了散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效率,此外,散热器不用时可以将散热板插入固定槽内,减小了散热器整体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未使用时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热板与连接板的结构图。
图中:1、散热底座;2、散热板;3、外散热管;4、内散热管;5、输水管;6、固定通孔;7、第一进水口;8、第二进水口;9、第一出水口;10、第二出水口;11、连接板;12、连接软管;13、固定柱;14、固定槽;15、凹槽;16、万向轮;17、外螺纹;18、第三进水口;19、第三出水口;20、散热层;21、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大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大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6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沥青保温计量装置
- 下一篇:复合操作平台及穿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