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加热收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45678.1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满仓;侯宁;孙浩;刘艺芊;章旭;栗军峰;杨亚莉;梁右才;邓玉国;王凯;刘树雄;秦昀亮;邓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耀石油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E21B41/00;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黄德跃 |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加热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快速加热收球装置,包括收球筒筒体和与收球筒筒体嵌套连接的筒状加热体,收球筒筒体用于存储油水混合液;收球筒筒体底部设置为凹字型结构,筒状加热体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筒状加热体的圆柱体结构外表面嵌套在收球筒筒体底部的凹字型结构中;筒状加热体连接至电源端,通过电源端对筒状加热体加热。本申请中提供的装置,将收球筒筒体底部设置为凹字型结构,将两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型的筒状加热体与凹字型结构的收球筒筒体嵌套设置,一方面增大了收球筒筒体底部的受热面积,另一方面,收球筒筒体和与筒状加热体嵌套设置,在筒状加热体进行加热时,能够更好的实现热量传导,提高了加热效率,不易产生热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输送管道清蜡球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加热收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油田均采用单井管线将原油从油井输送至集油站或集中处理站。由于地面与地下间的温差很大,故被抽至地面的原油会很快析出大量的蜡,附着在输油管内壁上,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堵塞输油管线。因此,需常向管线内投放清蜡球,并定时收球。在石油开采集输点,一般采用收球装置收集采油井口投送的管线清蜡球。
在相关的技术中,石油输送管道清蜡球回收装置,通常是采用具有加热功能的收球装置对收球筒中的油水混合液进行加热,熔化清蜡球表面的蜡质后,再取出清蜡球。该类收球装置通常采用发热零件与被加热液体分离的方式,先加热发热零件,然后再由发热零件将热量传导给收球筒内部油水混合液,当油水混合液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才能熔化清蜡球表面的蜡质。由于收球装置的热传导系数高于油水混合液的热传导系数,在热能传导过程中一部分热能沿管线传导给了收球装置两侧输油管线,另一部分热能通过收球装置传导给其内的油水混合液,从其传导形式可以看出,这种加热方式的热能利用率很低,加热效果不理想。由于传热方式的局限性,目前收球装置普遍存在加热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个多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因此,传统的加热收球装置,其固有的加热方式使得热传递的速率慢,热能利用率低,热损耗大,致使收球装置内部油水混合液无法达到蜡质熔化的温度,取出的清蜡球需二次加热清洗,另外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蜡质、油水混合液会滴漏现象,操作程序繁杂,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快速加热收球装置,以解决现有加热方式热传递慢,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加热收球装置,包括收球筒筒体和与所述收球筒筒体嵌套连接的筒状加热体,所述收球筒筒体用于存储油水混合液;
所述收球筒筒体底部设置为凹字型结构,所述筒状加热体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筒状加热体的圆柱体结构外表面嵌套在所述收球筒筒体底部的凹字型结构中;
所述筒状加热体连接至电源端,通过电源端对所述筒状加热体加热。
可选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筒状加热体内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绝缘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绝缘保护层的材质为云母片。
可选的,所述筒状加热体内置若干片状加热单元,且若干所述片状加热单元均匀的分布在圆柱体结构的筒状加热体结构内。
可选的,若干所述片状加热单元为石墨烯加热膜片。
可选的,所述快速加热收球装置连接有配置自动清洁功能的智能收球装置。
可选的,所述快速加热收球装置连接有保护设备;
所述保护设备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断路器、温度传感器、绝缘性能检测器、漏电保护器以及声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筒状加热体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收球筒筒体内,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收球筒筒体内的油水混合液温度,并将监测到的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耀石油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耀石油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5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