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40167.0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7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龙艳;程永超;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62;F24C3/08;F24C15/10;F24C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欧海州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能圈 组件 燃气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聚能圈组件包括圈本体及竖边段;圈本体的内侧面用于与燃气灶的外环火盖的外周面相接触,圈本体沿外环火盖的径向向外延伸;竖边段的上侧面与圈本体的外侧面相连接,竖边段的下侧面用于接触燃气灶的集液盘的上侧面,竖边段上设有若干竖边孔;聚能圈组件与外环火盖、集液盘之间形成储气空间;空气自竖边孔流入储气空间,空气自储气空间流入燃气灶的混气室。本实用新型通过竖边段上设置竖边孔,从而空气能够自竖边孔进入储气空间,然后流入燃气灶的混气室,进而能够与燃气混合,能够有效地减少因空气不足而导致的燃气燃烧不充分,能够有效地提高燃气燃烧的效率,减少烟气的产生。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20年8月28日,名称为“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2010887020.0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家庭中常用的燃烧器。燃气灶产生的热能除了用于加热置于其上的锅具外,燃气灶周围的空气也会被加热。被加热的空气能够自由流动,从而将热量带走,大大的降低燃气灶的热效率。
部分燃气灶会设置聚能圈,该聚能圈在火焰与外界空气直接形成物理阻隔,从而减少聚能圈的内侧面与火焰之间的空气向外流动,能够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对于聚能圈的外侧面的空气,该处的空气可以进入燃气灶,并与燃气灶的燃气混合,为燃气灶燃料的燃烧提供氧气。该处的空气的温度通常为常温,该温度与燃气的燃点温度相差较大。相对低温的空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才能达到燃气的燃点。目前的聚能圈不能对外侧面的空气进行有效地加热。
另外,由于聚能圈的阻挡,外部空气不能穿过聚能圈,从而燃气在燃烧时难以及时补充空气,容易造成部分燃气难以充分燃烧,进而易产生烟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气燃烧时的空气易被聚能圈阻挡而产生烟气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聚能圈组件,其应用于燃气灶,其特点在于,所述聚能圈组件包括圈本体及竖边段;
所述圈本体的内侧面用于与所述燃气灶的外环火盖的外周面相接触,所述圈本体沿所述外环火盖的径向向外延伸;
所述竖边段的上侧面与所述圈本体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竖边段的下侧面用于接触所述燃气灶的集液盘的上侧面,所述竖边段上设有若干竖边孔;
所述聚能圈组件与所述外环火盖、所述集液盘之间形成储气空间;
空气自所述竖边孔流入所述储气空间,空气自所述储气空间流入所述燃气灶的混气室。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聚能圈组件设计为包括圈本体及竖边段,聚能圈组件与外环火盖、集液盘之间形成储气空间,竖边段上设置竖边孔,从而空气能够自竖边孔进入储气空间,然后流入燃气灶的混气室,进而能够与燃气混合,能够有效地减少因空气不足而导致的燃气燃烧不充分,能够有效地提高燃气燃烧的效率,减少烟气的产生。
较佳地,所述圈本体还包括第一斜面段及第二斜面段,所述第一斜面段的内侧面与所述外环火盖的外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斜面段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段内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外侧面沿所述聚能圈组件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斜面段的内侧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斜面段的外侧面的高度,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外侧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斜面段的内侧面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40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式人工定量注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井道的标高微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