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34495.X | 申请日: | 2021-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2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苑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苑德军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郭莹莹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回收 用集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上固定吸附板用于吸附有害气体,且保温箱左端开设有进气孔,并且保温箱右端开设有出气孔,同时出气孔设置在吸附板右侧;还包括:安装架,固定在所述保温箱上,且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导热管,并且导热管下端固定有集热球,同时导热管通过连接管与保温箱相互连接,所述导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实现拼接作用;除尘网,与所述保温箱相互连接。该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采用可拼接安装的导热管,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对导热管的拼接作用,进而适应不同的余热回收装置进行使用,配合集热结构,实现对热量的聚集与回收,从而避免热量浪费,保证余热回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炭燃烧后,其尾气中存留大量的热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和能源浪费,所以需要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实现热量回收利用,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如公开号CN213147506U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在壳体上对应换热室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集热室内处于进口和出口之间布置有若干组集热装置;每一所述集热装置均包括固定在隔板底部的前集热板以及固定在前集热板上的后集热板;
现有的余热收集装置用导热管主要采用一体式螺旋结构实现导热作用,既不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导热管的长度,又不便后期维修,且现有的导热管缺乏集热结构,导致尾气中热量难以被充分吸收利用,进而导致热量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导热管不便调节及维修和缺乏集热装置导致余热回收不完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上固定吸附板用于吸附有害气体,且保温箱左端开设有进气孔,并且保温箱右端开设有出气孔,同时出气孔设置在吸附板右侧;
还包括:
安装架,固定在所述保温箱上,且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导热管,并且导热管下端固定有集热球,同时导热管通过连接管与保温箱相互连接,所述导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实现拼接作用;
除尘网,与所述保温箱相互连接,且除尘网与横杆相互连接,并且横杆固定在保温箱上,同时除尘网设置在收集箱正上方,所述收集箱固定在保温箱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滑块和固定夹板;
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滑块为“T”型结构;
固定夹板,通过柱状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且固定夹板为弧形结构,通过上述机构构成调节机构,可以实现对固定夹板位置的调节作用,进而实现导热管位置和间距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板配合螺栓与导热管相互连接实现固定作用,且导热管内设置有隔板实现分隔作用,通过固定夹板的作用,保证导热管固定的稳定性,配合隔板的作用使导热管内的热气需要绕导热管一周才能排出,进而保证热量收集。
优选的,所述集热球上还设置有旋转轴和散热齿;
旋转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集热球上;
散热齿,等角度分布在集热球上两侧实现散热作用,通过上述机构构成集热机构,实现对热气中热量的快速收集与扩散,进而保证余热回收效果。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上还同圆心等角度分布有固定板实现阻流作用,且固定板当等间距固定有通孔,通过上述机构构成阻流机构,实现对热气的限流作用,配合通孔的作用实现扰流,保证热气在集热球内聚集的时间,实现集热作用,方便热量收集。
优选的,所述除尘网上还设置有滑板和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苑德军,未经苑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34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凿岩机的润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噁二嗪生产中和用具有温控能力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