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药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30438.4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1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毛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舟山科成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M1/08;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 地址: | 316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药罐,涉及中医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端设置拔罐口,所述罐体顶端设置抽真空活塞,所述罐体侧壁设置注液孔,所述罐体内腔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两端设置凹槽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凹槽内壁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所述罐体内壁上设置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通孔,所述罐体中间部位内径最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药罐,在拔罐治疗的过程中直接把药液敷到治疗部位,实现罐疗与药疗的同步,达到拔罐与敷药的双重治疗效果,极大的提升了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药罐。
背景技术
拔罐疗法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民间使用最广泛的治病保健方法。根据中医的经络理论,拔罐时通过负压刺激经络和腧穴,罐体吸附选定的部位,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传统的中医拔火罐或空气罐内均没有放入药液,只是单纯的拔罐治疗,治疗效果较差,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药罐治疗方法,但是通常采用药煮罐的方法,使拔罐达到双重治疗效果,但这种方法无法在拔罐治疗的过程中直接把药敷到治疗部位,无法实现罐疗与药疗的同步,治疗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水药罐,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药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端设置拔罐口,所述罐体顶端设置抽真空活塞,所述罐体侧壁设置注液孔,所述罐体内腔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两端设置凹槽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凹槽内壁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所述罐体内壁上设置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通孔,所述罐体中间部位内径最大。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轴线与所述罐体轴线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活塞上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孔内设有密封塞。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为圆球状,所述滑块直径与所述凹槽开口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采用玻璃、塑料、陶瓷或竹木中的任一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拔罐口呈宽边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和所述密封塞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药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拔罐治疗的过程中直接把药液敷到治疗部位,实现罐疗与药疗的同步,达到拔罐与敷药的双重治疗效果,极大的提升了治疗效果;将罐体中间部位内径设置为最大,在罐体内设置挡板,用于控制药液流入罐体下部,利用压差推动挡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伸出状态示意图。
其中,1-罐体,12-注液孔,13-密封圈,14-密封塞,2-拔罐口,3-抽真空活塞,4-挡板,41-凹槽,42-弹簧,43-滑块,4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舟山科成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舟山科成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30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割机的切割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配网用规划管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