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底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28449.9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4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梓煜;叶翔斌;黄佳超;肖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阳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2 | 分类号: | G01V9/02;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金福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底 探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底探测器,包括筒体盖、主筒体、配平舱、探测器和配重部件,所述主筒体上方与筒体盖连接,主筒体下方与配平舱连接,探测装置设于主筒体内,配平舱底部设有一开合机构,配重部件设于配平舱内。使用时,配平舱内放置配重部件,使得整个探测器的密度大于水,可以沉到水底。需要上升时,配平舱的开合机构打开,配平舱内配重物件排出,因为主筒体是空腔结构,主筒体中有空气,探测器密度会逐步小于水的密度,从而自动浮出水面。本实用新型安全环保,无需人力潜入水底回收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底探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水底探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下探测器的使用比较普遍,用于探测水下及水中的各种参数数据,由于水下环境恶劣,突发情况多,探测器会失去控制,水下探测器有时会偏离布放点位,人工下潜水底回收探测器,使得回收探测器的工作存在较大困难。当前为了解决探测器的回收问题,一般采用人工下潜回收,由于水域环境和天气因数的影响,人工下潜工作危险又困难,使探测器的回收无法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诉的水底探测器困难回收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水底探测器,具有便于回收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底探测器,包括筒体盖、主筒体、配平舱、探测装置和配重部件,所述主筒体上方与筒体盖连接,主筒体下方与配平舱连接,探测装置设于主筒体内,配平舱底部设有一开合机构,配重部件设于配平舱内。
优选的,所述筒体盖、主筒体和配平舱采用树脂材料,树脂材料透光性好、材质轻便并且耐腐蚀耐酸碱抗老化,非常适用于水下环境。
优选的,所述主筒体、密封垫圈和筒体盖由连接螺丝固定,主筒体和筒体盖之间加一层密封垫圈,提高探测器的抗渗透能力。
优选的,所述主筒体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空腔结构,密封的主筒体内有空气,在探测结束,配重部件排出后,探测器会自动浮出水面。
优选的,所述探测装置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操作人员通过操控终端发射的指令,同时还将探测到的数据发送回操控终端。
优选的,所述配平舱为中空的矩形块状结构,配平舱内装置密度大于水的配重物件,使得探测器能够沉入水底。
优选的,所述配平舱开合机构为电子阀门或带电子锁的开关门,电子锁内设有电子接收器,电子接收器可接收外部操控终端的信号,从而在水底自动打开阀门,使配重部件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底探测器,包括筒体盖、主筒体、配平舱、探测器和配重部件,所述主筒体上方与筒体盖连接,主筒体下方与配平舱连接,探测装置设于主筒体内,配平舱底部设有一开合机构,配重部件设于配平舱内。使用时,配平舱内放置配重部件,使得整个探测器的密度大于水,可以沉到水底。需要上升时,配平舱的开合机构打开,配平舱内配重部件排出,因为主筒体是空腔结构,主筒体中有空气,探测器密度会逐步小于水的密度,从而自动浮出水面。本实用新型安全环保,无需人力潜入水底回收探测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水底探测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配平舱的仰视图。
其中:1、筒体盖;2、密封垫圈;3、主筒体;4、探测装置;5、配平舱;6、开合机构;7、电子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阳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阳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84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烟机用蜗壳出口弯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棒套管及磁棒套管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