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27810.6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意梦达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F16M11/08;F16M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靳桂琳 |
| 地址: | 430061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两湖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工地 平台 噪声 扬尘 监测 终端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管理技术领域的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包括监测终端设备本体和安装板,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安装壳的两侧均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远离丝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安装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块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通过设置的安装壳、通孔、丝杆、升降柱、连接板、安装杆、滑块、滑槽、安装块和插槽,达到了方便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进行安装的效果,同时也便于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进行拆卸,代替了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焊接在某处的固定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无组织颗粒物污染,既包括施工工地内部各种施工环节造成的一次扬尘,也包括因施工运输车辆粘带泥土以及建筑材料逸散在工地外部道路上所造成的二次交通扬尘,且建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因此建筑工地扬尘及噪音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有效监控建筑工地扬尘及噪音产生的污染,一般在建筑工地设置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进行监测。
现有的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中大多数都是通过焊接的方法将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固定在某处,当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出现损坏等情况时,不便于对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进行拆卸维修,并且不能对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的角度进行调节,不能进一步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具有便于对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进行拆卸维修,并且能对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的角度进行调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噪声扬尘监测终端设备,包括监测终端设备本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安装壳的两侧均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远离丝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安装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升降柱靠近安装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安装壳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监测终端设备本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安装板中插入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在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进行安装时,将监测终端设备本体背面的安装块放入安装壳的内部,并且向安装壳内部推动安装块,直至安装块无法移动,此时的通孔与插槽相对应,随后分别转动两个丝杆,由于滑块和滑槽的限位作用,所以转动丝杆时,升降柱可以达到上下移动的效果,使丝杆顶部和底部的升降柱相对的靠近,升降柱带动连接板和安装杆相对的靠近,使安装杆贯穿通孔,并且插入至插槽的内部,安装块的位置被固定,从而完成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的安装,可利用调节机构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需要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进行拆卸时,反向转动两个丝杆,使安装杆脱离插槽即可,便可以将监测终端设备本体从安装壳内部取出,该装置达到了方便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进行安装的效果,同时也便于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进行拆卸,代替了对监测终端设备本体焊接在某处的固定方式。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套接有与安装孔规格尺寸相适配的锁紧螺栓,所述固定板通过锁紧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的安装孔和锁紧螺栓,在固定板中套入锁紧螺栓,并且将锁紧螺栓插入安装孔内部,再与螺母配合使用,便将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板中,将固定板固定在不同的高度,便可以将监测终端设备本体位于不同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意梦达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意梦达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7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