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隧相接的立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27379.5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5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珊珊 |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吴佳佳 |
| 地址: | 33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接 立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隧相接的立交结构,包括主道路,主道路一侧连接设有隧道口,隧道口出口处连接设有汇聚路,汇聚路上且靠近隧道口处连接设有减速带,隧道口内设有感应器,隧道口外且靠近主道路处连接设有播报音响,播报音响和感应器相电连,主道路和汇聚路相接处连接设有观察网,副道路的一侧连接设有人行道,人行道连接设有跨越主道路的人行天桥,副道路从主道路的地下隧道通过,主道路上设有高架匝道,主道路上靠近高架匝道处连接设有弯折调头路,弯折调头路通过主道路的地下隧道连接设有调头区,调头区靠近主道路处连接设有调头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安全性高,实现人车分流,车辆调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桥隧相接的立交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在增长速度日益增长的道路建设中,隧道口在汇入主道路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交通事故,副道路和主道路交汇也经常会出现交通拥挤的情况发生,如果此现象出现在高架匝道处,则交通拥堵现象会更加严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进行人车分离,降低车辆从隧道口汇车进入主道路时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提出了安全性高,实现人车分流,车辆调头方便的一种桥隧相接的立交结构。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桥隧相接的立交结构,包括主道路,所述主道路一侧连接设有隧道口,所述隧道口出口处连接设有汇聚路,所述汇聚路上且靠近所述隧道口处连接设有减速带,所述隧道口内设有感应器,所述隧道口外且靠近所述主道路处连接设有播报音响,所述播报音响和所述感应器相电连,所述主道路和所述汇聚路相接处连接设有观察网,垂直于所述主道路设有副道路,所述副道路的一侧连接设有人行道,所述人行道连接设有跨越所述主道路的人行天桥,所述副道路从所述主道路的地下隧道通过,所述主道路上设有高架匝道,所述主道路上靠近所述高架匝道处连接设有弯折调头路,所述弯折调头路通过所述主道路的地下隧道连接设有调头区,所述调头区靠近所述主道路处连接设有调头镜。
进一步的,所述人行天桥上设有上下阶梯。
进一步的,所述汇聚路外形为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隧道口内连接设有柔光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车辆从隧道口开出时,感应器感应到后把信息传输给播报音响,播报音响进行语音播报提示主道路上的行车,主道路车辆和汇聚路上的车辆可以通过观察网进行互相观察,减小事故发生率,副道路上的行车从主道路下面通过,人行道上的行人从人行天桥通过。实现人车分流,减少意外发生,需要调头的车辆行驶到调头路,从而通过主道路下方到调头区,观察后侧方来车,安全进入主道路,调头区还设有调头镜,方便观察后侧方来车,需要上高架的车辆从高架匝道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桥隧相接的立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桥隧相接的立交结构的A区域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主道路;2、副道路;3、人行道;4、人行天桥;5、高架匝道;6、弯折调头路;7、调头区;8、调头镜;9、隧道口;10、感应器;11、播报音响;12、观察网;13、汇聚路;14、柔光灯;15、减速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珊珊,未经吴珊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7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碳坩锅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浆无纺布生产用水刺机的水回流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