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模具开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27081.4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0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宇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3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卢春华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拆装 维修 模具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模具开模机构,包括基座、限位缓冲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和冷却装配机构,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缓冲机构,所述限位缓冲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装配机构;所述冷却装配机构包括:冷风道,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内侧。该便于拆装维修的模具开模机构,使用者将下模底端嵌合于限位槽内部,从而有效的对下模进行初步的限位,再根据下模的大小拧动螺纹杆直至抵达下模外侧的卡槽中,对下模进行最终固定,当上活动板下降时,限位柱底部外侧的弹簧有效的对上活动板进行缓冲,避免上模与下模贴合碰撞导致变形,将冷风由进风口灌入至冷风道中,从而对下模内部进行一定的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模具开模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现在往往通过上模与下模分离进行开模。
市场上的模具开模机构在使用中不具有较好的拆装性,内部零件过于繁琐,增加了检修人员的检修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模具开模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模具开模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模具开模机构在使用中不具有较好的拆装性,内部零件过于繁琐,增加了检修人员的检修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模具开模机构,包括基座、限位缓冲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和冷却装配机构,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缓冲机构,所述限位缓冲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装配机构;
所述冷却装配机构包括:
冷风道,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内侧;
下模,其设置于所述冷风道的内侧;
卡槽,其设置于所述下模的外部表面;
螺纹杆,其卡合于所述卡槽的内部前端;
限位槽,其设置于所述下模的底部中端;
进风口,其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内部;
出风槽,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左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下模通过卡槽与螺纹杆构成卡合结构,且下模与卡槽之间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通过进风口与出风槽相连通,且螺纹杆与基座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缓冲机构包括:
限位柱,其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上端四周;
弹簧,其设置于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外侧;
通孔,其设置于所述限位柱的上方外侧;
活动盖,其设置于所述限位柱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基座与限位柱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限位柱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弹簧包覆于限位柱的底部外侧,且限位柱与活动盖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
液压杆,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两侧;
上活动板,其设置于所述液压杆的下端;
上模,其设置于所述上活动板的下端;
延伸板,其固定于所述上模的下端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宇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宇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7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