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医用吸氧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26063.4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5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冯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贝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B65H7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医用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医用吸氧管,包括:管体,包括氧气管,所述氧气管的表面连接有出气管;收卷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操作杆;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表面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表面套接有调节筒。本实用新型经转盘对氧气管的卷曲,减下了氧气管在包装后的体积,提高了氧气管整体的携带便捷性,经卡板和卡块在压板上的连接,便于压板改变拉绳之间在调节筒内的连接距离,进而改变了出气管在氧气管上的连接角度,实现出气管上插鼻管之间的连接距离改变,提高了其佩戴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医用吸氧管。
背景技术
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氧疗主要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吸氧过程中,会用到医用吸氧管来进行氧气的输送,达到吸氧的目的,但在对医用吸氧管进行使用时,因管道有一定量的长度,包装后的体积也相对角度,在进行携带时,盛放的数量受到盛放物体体积的影响较大,影响携带的便捷性,且氧气出口的连接距离固定,两个插鼻管的距离固定,不能对其进行调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携带的医用吸氧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医用吸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盛放的数量受到盛放物体体积的影响较大,影响携带的便捷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携带的医用吸氧管,包括:
管体,包括氧气管,所述氧气管的表面连接有出气管;
收卷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操作杆;
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表面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表面套接有调节筒,所述拉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拉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簧。
优选的,所述转盘和氧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呈长杆状和转盘滑动连接,所述操作杆呈板状和转盘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呈两组连接在出气管的表面,所述拉板和支撑板对应连接,所述拉板呈板状和支撑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绳和调节筒滑动连接,所述拉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和支撑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呈两组连接在拉绳的表面,所述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卡板和压板对应连接,所述卡块的表面呈圆弧形形,所述卡块对应连接在卡板的表面,且两组卡块的连接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盘和氧气管的连接,在固定杆和转盘的转动连接下,经操作杆和转盘的连接,在操作杆的转动作用下,便于对氧气管在转盘内的连接进行控制,经转盘对氧气管的卷曲,减下了氧气管在包装后的体积,提高了氧气管整体的携带便捷性。
2、通过支撑板和拉板的连接,在拉绳和调节筒的连接作用下,经卡板和卡块在压板上的连接,便于压板改变拉绳之间在调节筒内的连接距离,进而改变了出气管在氧气管上的连接角度,实现出气管上插鼻管之间的连接距离改变,提高了其佩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卷曲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贝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贝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6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