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氮、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25463.3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付坤;宋亮;陈春雷;田国徽;刘传滨;侯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信唐山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E21F5/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赵方知 |
| 地址: | 063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氮 液态 二氧化碳 灭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液氮、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属于防灭火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液氮低温储罐(1)底部与液氮储罐出液管口(2)连通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储罐自增压装置连接与液氮低温储罐(1)顶部的气相空间连接,使液氮低温储罐(1)压力升高,另一路通过低压液氮管路(4)连接到增压装置(5),增压装置(5)与气化装置(8)连接,气化装置(8)与电加热辅热装置(12)连接,电加热辅热装置(12)与稳压稳流装置(15)连接,稳压稳流装置(15)与用户总管(21)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可满足用户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影响下的气体流量和压力需求,且能保证气量的稳定供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液氮、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属于防灭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井火灾给煤矿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威胁,常规防灭火技术如泥砂灌浆、凝胶、阻化剂、泡沫等具有消耗大量泥沙或水、渗透性和扩散性差、覆盖面积有限、恶化井下工作环境、影响煤质、腐蚀井下设备等缺陷。目前,使用液氮气化进行防灭火已经逐渐应用到各大煤矿,氮气灭火既能迅速扑灭几万米的大型火区,又能抑制火区内的可燃气体爆炸;液氮在气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可快速冷却采空区环境温度,大大缩短采空区浮煤氧化的时间,提高灭火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现有煤矿用液氮防灭火系统技术普遍存在气源压力和流量不足,压力和流量稳定性差,系统稳定性较差,输送过程中压降过大,气化时所需热量不足,适用介质单一,导致灭火时间增加,降温和灭火效果明显降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液氮、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灭火压力和流量持续稳定,系统无压降,气化量稳定,更适用于大型煤矿采空区灭火现场使用,既能适用于液氮,又能适用于液态二氧化碳等介质,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液氮、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至少包含:液氮低温储罐、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增压装置、储罐自增压装置、对空放散加热装置、气化装置、稳压稳流装置、电加热辅热装置和计量装置;所述液氮低温储罐底部与液氮储罐出液管口连通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储罐自增压装置连接与液氮低温储罐顶部的气相空间连接,使液氮低温储罐压力升高,另一路通过低压液氮管路连接到增压装置,增压装置通过回气管路与液氮低温储罐顶部的回气口连接,液氮低温储罐顶部设有对空放散加热装置,液态二氧化碳储罐通过二氧化碳出液管路与增压装置连接,增压装置通过高压管路与气化装置连接,气化装置通过气化装置出气管路与电加热辅热装置连接,电加热辅热装置通过辅热装置出气管路与稳压稳流装置连接,稳压稳流装置通过稳压稳流装置出气管路与用户总管连接,稳压稳流装置出气管路上设有计量装置。
所述储罐自增压装置包含自增压开启阀门、自增压气化器、调压器和自增压气管路,所述液氮储罐出液管口的一路与自增压气管路连接,自增压气管路上依次设有自增压开启阀门、自增压气化器和调压器。
所述对空放散加热装置包含气体排放管口、气体排放阀、放散进气管路、放散加热装置、放散出气管路、测温计和放散出气口,气体排放管口设置在液氮低温储罐顶部,气体排放管口通过气体排放阀与放散进气管路连接,放散进气管路的放散出气口与外界连通,放散进气管路上依次设有放散加热装置、放散出气管路和测温计。
所述气化装置出气管路通过辅热装置多路阀门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电加热辅热装置旁通管路与稳压稳流装置连接,另一路通过辅热装置进气管路与电加热辅热装置连接后再与稳压稳流装置连接。
所述稳压稳流装置出气管路通过计量装置多路阀门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计量装置旁通管路与用户总管连接,另一路依次通过切断阀一、计量装置和切断阀二与用户总管连接。
所述增压装置为液氮泵。
所述稳压稳流装置为稳压罐。
所述液氮储罐出液管口上设有液氮出液管口阀门;所述二氧化碳出液管路上设有二氧化碳出液口阀门;气化装置上设有氮气吹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信唐山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华信唐山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5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锥带锁定美工刀推钮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带孔木底托的工装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