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效蒸发废酸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24313.0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4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唐叶红;刘景光;柯阳;王晓茵;郅松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9/10;B01D1/26;B01D1/30;C01B17/90;C01B17/8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金慧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酸处理 系统 | ||
一种三效蒸发废酸处理系统,包括一级蒸发罐、二级蒸发罐、三级蒸发罐、冷凝器、水箱以及收集箱,一级蒸发罐内设有一级反应组件,一级反应组件用于提高废酸与热蒸汽混合时间,二级蒸发罐内设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用于增大一级蒸发罐处理后的废酸与热蒸汽的接触面积,三级蒸发罐内设有二级反应组件,二级反应组件用于提高二级蒸发罐处理后的废酸与热蒸汽的混合时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废酸液的过滤、蒸发以及浓缩,减小了废酸的处理成本,且废酸液中的酸液能够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酸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三效蒸发废酸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废酸,又称废硫酸,在钢铁工业、金属制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清除钢材表面氧化铁皮而使用酸液进行酸洗,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酸液,而目前处理废酸液的方式有石灰中和和蒸发浓缩两种,其中石灰中和法需消耗大量的石灰,并产生大量的含水率99%的泥渣需干化处理,该方法处理成本也都较高,且废酸液中的有用资源未能回收利用,而蒸发浓缩法是通过将废酸液通入蒸发浓缩罐内一级一级处理,但是目前的蒸发浓缩罐处理效率低,处理后的酸液浓度不高,还存有多种杂质,因此难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效蒸发废酸处理系统,提高了废酸液的过滤、蒸发以及浓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效蒸发废酸处理系统,包括一级蒸发罐、二级蒸发罐、三级蒸发罐、冷凝器、水箱以及收集箱,所述一级蒸发罐、二级蒸发罐以及三级蒸发罐上均设有蒸汽进管,所述一级蒸发罐上设有废酸进管,所述一级蒸发罐、二级蒸发罐以及三级蒸发罐之间均设有废酸处理管,所述一级蒸发罐、二级蒸发罐以及三级蒸发罐上均设有与冷凝器相通的冷凝管,所述冷凝器与水箱之间设有水汽回收管,所述三级蒸发罐与收集箱之间设有酸液回收管;
所述一级蒸发罐内设有一级反应组件,所述一级反应组件用于提高废酸与热蒸汽混合时间,所述二级蒸发罐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用于增大一级蒸发罐处理后的废酸与热蒸汽的接触面积,所述三级蒸发罐内设有二级反应组件,所述二级反应组件用于提高二级蒸发罐处理后的废酸与热蒸汽的混合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蒸发罐的底部水平设有第一阻隔板,所述第一阻隔板与一级蒸发罐底部之间形成第一蒸汽腔,所述一级蒸发罐上的蒸汽进管与第一蒸汽腔连通,所述一级反应组件包括若干根竖直设置的气柱,所述气柱底端穿过第一阻隔板与第一蒸汽腔相通,位于气柱内的第一阻隔板上设有第一气头,所述第一气头与第一蒸汽腔相通,所述气柱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蒸发罐的底部水平设有第二阻隔板,所述第二阻隔板与二级蒸发罐底部之间形成第二蒸汽腔,所述二级蒸发罐上的蒸汽进管与第二蒸汽腔连通,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棒、搅拌叶片以及第一动力源,所述搅拌棒的一端竖直穿过第二阻隔板以及第二蒸汽腔底部与第一动力源连接,所述搅拌叶片绕设在位于第二阻隔板上方的搅拌棒上,所述第二阻隔板上设有与第二蒸汽腔相通的第二气头,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搅拌棒转动以使搅拌叶片搅拌二级蒸发罐内的废酸和热蒸汽。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提高与废酸接触面积的突块。
进一步的,所述三级蒸发罐的底部水平设有第三阻隔板,所述第三阻隔板与三级蒸发罐底部之间形成第三蒸发腔,所述三级蒸发罐上的蒸汽进管与第三蒸汽腔连通,所述二级反应组件包括汽罩以及蒸发座,所述蒸发座竖直设置在第三阻隔板上,所述蒸发座上设有废酸槽,所述第三阻隔板上设有与第三蒸汽腔相通的第三气头,所述蒸发座底部设有与第三气头相通的蒸汽通道,所述汽罩罩设在蒸发座上,所述汽罩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汽罩的底部一侧还设有出液孔,所述三级蒸发罐上的废酸处理管穿过汽罩内且延伸至蒸发座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废酸槽呈碗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4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