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放式无线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23679.6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4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珑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慧贤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无线耳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放式无线耳机,包括壳体和发声单元,其中,壳体内设有声道,发声单元与声道连通,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发声单元设置于前壳体内,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通过声道传播至出音孔,以增强发声单元的低音效果,以及导向所述声音向指定方向传输,减少所述声音向人体耳道之外方向外溢,以实现定向传音。本申请的无线耳机,能够增强耳机的低音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倾听音乐成为人们在工作闲暇之余舒缓心情、减轻压力的一种方式,而使用耳机倾听音乐,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常见的选择方式之一。
相关技术中,入耳式耳机可以插入到人耳的耳道内,在人耳内形成封闭的空间,声音通过耳道直达人体听音感知部位,声音效果容易实现,尤其低音效果可以做到较为出色,同时声音可以做到不外溢,仅佩戴者可以听见。但是对于非入耳的开放式无线耳机来说,由于不插入耳道内,低音效果不太明显,声音外溢突出,不仅佩戴者听得见,在正常社交距离的其他人员也能够听得见,不能有效保护听音者的私密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开放式无线耳机,能够增强耳机的低音效果,减少声音外放,提高用户的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开放式无线耳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声道;
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与所述声道连通;
所述壳体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设有出音孔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与所述前壳体相连;
所述发声单元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内,所述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通过所述声道传播至所述出音孔,以增强所述发声单元的低音效果,以及导向所述声音向指定方向传输,减少所述声音向人体耳道之外方向外溢,以实现定向传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开放式无线耳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发声单元设置在前壳体内,发声单元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声道传到出音孔处,有效地保留了低音的输出,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同时将声音通过声道定向输出,减少了声音的外放。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声道包括:
第一声道,所述第一声道设置于所述出音孔和所述发声单元之间,所述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通过所述第一声道传播至所述出音孔;
第二声道,所述第二声道设置于所述发声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声道的另一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壳体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若干个所述透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声道的尾部,用于平衡调节所述第一声道的音频输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声道和所述第二声道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声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声道以耳朵为基准上下旋转,以调节所述夹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0度~180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
柔性壳体,所述柔性壳体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之间,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通过所述柔性壳体相连,所述前壳体可相对于所述后壳体以耳朵为基准左右旋转,以增强所述开放式无线耳机佩戴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壳体远离耳朵的一侧呈弧形,靠近所述耳朵的一侧、远离所述出音孔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壳体、所述前壳体,所述后壳体靠近耳朵的一侧均为弧形,以实现所述开放式无线耳机重量的平衡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珑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珑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3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琉璃复合式底座
- 下一篇:一种新媒体广告设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