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结构及可穿戴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22908.2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5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雪莎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结构 穿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结构及可穿戴设备,涉及可穿戴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柱和后壳组件;后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充电柱插设于第一通孔内,且充电柱与后壳组件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结构的防水性和紧固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及智能穿戴类产品的技术进步,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记录、身体状态监测、移动支付和来电提醒等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智能手环以及智能手表通过充电结构与外部充电座进行电接触,以实现充电。由于产品的应用场景多样,比如游泳、潜水以及跑步等,多种应用场景均存在与外部液体接触的情况,由此对可穿戴设备的防水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充电结构需要稳定地固定在壳体上,以实现正常的充电功能。现有技术中,请参见图1,充电结构组装到底壳内,通过背面点焊钢片的方式固定,利用防水圈防水,存在防水性能差,背面点焊钢片阻抗大的技术问题。
由上述可知,如何实现可穿戴设备充电结构的防水以及固定成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结构及可穿戴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结构的防水性和紧固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充电结构,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包括充电柱和后壳组件;
所述后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充电柱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充电柱与所述后壳组件一体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充电柱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两端的凸出部,并且所述凸出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体的直径。
更进一步地,
所述充电柱还包括触点段,所述触点段设于所述凸出部背离所述主体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
所述触点段的直径小于所述凸出部的直径。
更进一步地,
所述充电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充电柱沿所述后壳组件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后壳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壁;
所述充电柱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平齐。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后壳组件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贴合;
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
更进一步地,
所述外壳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内壳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块沿所述内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连接块一一对应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内。
第二方面,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2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安装上钢圈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小颗粒饲料的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