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向传动执手锁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22780.X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3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丁庆田;何涛;方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3/00;E05B15/00;E05B15/10;E05B6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传动 执手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向传动执手锁,包括外挡板,内挡板,外把手,外把手轴,内把手,内把手轴,外锁孔内锁孔,内转轴,内外挡板内均安装了转盘从而使内外把手转动时能通过转轴和转盘的型面连接带动转盘并带动压杆指定方向传动。锁舌,锁舌套,锁舌与锁舌套铆接,转轴齿轮和锁舌套齿条配合,使得转轴转动改为平动。压杆一和压杆二与被压杆一和被压杆二分别插在内转盘与外转盘上,各随内外转盘转动而转动,被压杆一、被压杆二呈L型与压杆一、压杆二分别有受力点,实现了单向传动。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护隐私实时监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门锁的结构,具体为可调节单向传动执手锁。
背景技术
目前执手锁应用非常广泛,家门,房间门所用的执手锁也有不同,如家门的外把手就仅仅是把手,并不能通过按压来开锁,而卧室,厨房等房间门则两侧把手都可以通过按压开门,而双向可开执手锁大多双向传动,在按压内部把手时外部把手也会跟随下压,这就导致外卖小哥挂在门把手上的外卖室内人无法取下,因为一旦开门外部把手下压的同时东西便会滑落。而且这个信号无疑是告诉外面的人自己要开门了。这就需要双向各不传动执手锁,但是我们在不暴露自己隐私的同时有想知道门外是否有人开门,也就是说从门内开门外部把手不动而从门外开门内部门把手则会跟随下压,就是单向传动执手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向传动执手锁,在具备普通执手锁功能的同时使其能做到外动内动,而内动外不动。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一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问题通过在外把手内加装压杆,同时内把手也向门体内加被压杆解决。这样一来在外部开门时把手带动压杆按压被压杆,以及内把手同时与内把手同轴的小齿轮转动带动锁头上的齿条向内运动门锁打开。而内部开门时被压杆并不会带动压杆所以外部把手并不会动。
锁舌与锁舌套进行铰接,并制作为阶梯状,能够防止锁舌从锁舌套内掉出,限制其3个自由度只让锁舌进行左右滑动,而锁舌套内安装弹簧使锁舌能够保持伸出状态,在受压是可以缩进锁舌套内,且可以承受横向力用来锁门。
锁舌套下方还有齿条和齿轮。
齿条与锁舌套设为一体。齿轮和齿条相互配合,位于锁舌套以及齿条的下方。
齿条与锁舌套的连接控制其左右滑动,齿条也只有一个自由度,于是锁舌套也仅仅能左右滑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将转动信号变为直动信号及齿轮地转动变为齿条的直动进而变为锁舌套的直动以及锁舌的直动。
当齿轮进行室内方向(右手螺旋判定)旋转时可将运动传递给齿条进行门轴方向滑动,而锁舌套与锁舌之间的阶梯便可以带动和锁舌缩入锁盒内接除锁舌与墙体上锁洞的约束,门可自由开闭。反之当齿轮进行室外方向旋转时,齿条将进行门轴方向的反方向滑动,进而锁舌套以及锁舌伸出锁盒,若此时门恰好关闭,锁舌将伸入墙体内的锁洞内与所动形成约束,门被限制转动及门锁上。
齿轮的转动通过内把手来传动。在内把手的内侧有一根矩形截面轴,这根轴与齿轮x连接,轴的转动通过型面连接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齿条、锁舌套、锁舌运动。而门把手就是所有运动的动力源。
值得注意的,在外把手内却没有与齿轮形成连接的轴,这也是此实用新型的关键所在之一,及住户并不能通过转动外把手直接带动齿轮进行传动。此实用新型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内外把手的挡板内侧均有转盘与其连接,而转盘上同时还各有两个与压杆、被压杆连接的洞,外转盘连接压杆,内转盘连接被压杆,压杆与被压杆之间可实现单向传动及压杆可带动被压杆运动,而在运动范围内被压杆并不能带动压杆正向运动只能使其归为位。也就实现了外把手开门,总的来说外把手就是通过内把手来开门,而内把手自己就能开门。
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实现了把手的单向传动,保护了个人隐私,方便了住户,同时也简易的监控了外把手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2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漆膜厚度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先盾后井施工工艺的工艺井支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