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21801.6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7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双双;刘霖;武毅;孙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地民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5/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卓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2 | 代理人: | 许冲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综改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环境 治理 淤泥 清理 装置 | ||
1.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内腔的底壁设置有电机(101),所述船体(100)内腔的右侧壁设置有抽泥泵(102),所述电机(101)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103),所述转轴(103)的左端设置于抽泥泵(102)输入端,所述抽泥泵(102)设置有抽泥口与排泥口,所述船体(100)的右端设置有铲斗(104),所述抽泥口的内腔设置有抽泥软管(105),所述抽泥软管(105)的右端贯穿铲斗(104)内腔的左侧壁,所述船体(100)内腔右侧壁的前侧设置有作用杆(106),所述作用杆(106)与转轴(103)的外壁设置有皮带(107),所述船体(100)的右侧壁设置有作用板(108),所述作用杆(106)的右端贯穿船体(100)右侧壁并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09),所述作用板(108)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110),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9)与第二锥形齿轮(110)相啮合,所述铲斗(104)内腔的左侧壁设置有传动杆(111),所述传动杆(111)的左端贯穿铲斗(104)的左侧壁并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112),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12)与第二锥形齿轮(110)相啮合,所述铲斗(104)内腔的前后侧壁设置有破碎辊(113),所述破碎辊(113)外壁的前侧设置有第四锥形齿轮(114),所述传动杆(111)的右端设置有第五锥形齿轮(115),所述第四锥形齿轮(114)与第五锥形齿轮(115)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内腔的右侧壁设置有螺纹杆(116),所述螺纹杆(116)的外壁设置转管(117),所述船体(100)内腔的顶壁设置有气缸(118),所述气缸(118)的伸缩端设置有拨片(119),所述拨片(119)的下侧设置与转管(117)的外壁,所述转管(117)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齿轮(120),所述转轴(10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121),所述螺纹杆(116)的右端贯穿船体(100)的右侧壁,所述螺纹杆(116)的外壁设置有有移动块(122),所述移动块(122)位于船体(100)的右侧,所述移动块(122)的前后侧壁设置有连杆(123),所述连杆(123)的另一端均设置与铲斗(104)左侧壁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内腔底壁的左侧设置有储存箱(124),所述抽泥口的内壁设置有排泥管(125),所述排泥管(125)的另一端贯穿储存箱(124)右侧壁的上侧并延伸至其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16)外壁的左侧呈椭圆形设置,所述转管(117)的内壁与螺纹杆(116)外壁的左侧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104)内腔底壁的前后两侧设置挡板(126),所述挡板(126)呈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00)的右侧壁设置有滑杆(127),所述移动块(122)的上侧位于滑杆(127)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地民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地民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218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