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生态建筑防水墙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18269.2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彬;熊雯昕;刘杰;刘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6;E04B1/82;E04B1/38 |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飞 |
| 地址: | 25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态 建筑 防水 墙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生态建筑防水墙体,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均包括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左端安装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外部涂抹有防水涂料,且防水板的左端安装有沥青油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隔音组件,隔音组件中的第一隔音毡、石膏砌板、加气混凝土板、膨胀珍珠岩板、纤维板、第二隔音毡均是隔音材料,具有较强的隔音功能,将连接组件中的连接套旋在第二连接杆的外部,再将连接板安装在两个连接块的一侧用连接栓将连接板和连接块固定在一起,这样就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固定在一起,便于在实际使用时进行多块墙体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生态建筑防水墙体。
背景技术
生态建筑就是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里面包括防水墙顶、防晒幕墙、防水墙体等。
但是,现有的防水墙体不具有很好的隔音功能,且现有的防水墙体在实际使用时无法方便地进行多个墙体的对接安装。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生态建筑防水墙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态建筑防水墙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生态建筑防水墙体,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均包括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左端安装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外部涂抹有防水涂料,且防水板的左端安装有沥青油毡,所述沥青油毡的左方安装有第二防护板,所述沥青油毡和第二防护板之间设置有隔音组件,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音组件包括第一隔音毡,所述第一隔音毡的左侧表面安装有石膏砌板,所述石膏砌板的左侧表面安装有加气混凝土板,所述加气混凝土板的左侧表面安装有膨胀珍珠岩板,所述膨胀珍珠岩板的左侧表面安装有纤维板,所述纤维板的左侧表面安装有第二隔音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左侧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右侧表面上下两侧和第二连接座的左侧表面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上端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内部啮合连接有连接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隔音毡的右侧表面安装在沥青油毡的左侧表面上,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二隔音毡的左侧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在第一墙体的右侧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在第二墙体的左侧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贴合于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套啮合连接在第二连接杆的外部,所述连接板安装在两个连接块的一侧表面上,所述连接栓啮合连接在连接块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隔音组件,隔音组件中的第一隔音毡、石膏砌板、加气混凝土板、膨胀珍珠岩板、纤维板、第二隔音毡均是隔音材料,六个板材安装在一起具有较强的隔音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连接组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对齐,将连接组件中的连接套旋在第二连接杆的外部,再将连接板安装在两个连接块的一侧用连接栓将连接板和连接块固定在一起,这样就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固定在一起,便于在实际使用时进行多块墙体的连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18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