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施工用雾化水幕降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13773.3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08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康;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之康 |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雾化 水幕 降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隧道施工用雾化水幕降尘装置,针对在隧道施工中,通常通过人工手持水枪在隧道施工内进行喷水降尘,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安装板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转轴,位于左侧的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蜗轮,蜗杆与蜗轮相啮合,两个转轴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链轮,两个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链条上固定焊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侧活动套设有矩形框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通过多个雾化喷头的往复左右移动对隧道内进行喷雾降尘,省时省力,降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雾化水幕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然而,在隧道施工中,通常通过人工手持水枪在隧道施工内进行喷水降尘,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隧道施工用雾化水幕降尘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隧道施工中,通常通过人工手持水枪在隧道施工内进行喷水降尘,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雾化水幕降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施工用雾化水幕降尘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安装板的底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转轴,位于左侧的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蜗轮,蜗杆与蜗轮相啮合,两个转轴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链轮,两个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链条上固定焊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侧活动套设有矩形框架,安装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与矩形框架固定连接,水箱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分流管,分流管固定连接在滑板的底部,分流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螺栓孔,多个螺栓孔内均螺纹安装有螺栓,便于固定安装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杆,滑板滑动套设在两个矩形杆的外侧,便于滑动连接滑板。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L型杆,两个L型杆远离相对应的矩形框架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水箱上,便于水箱与矩形框架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水泵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方便固定安装水泵。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多个固定杆远离滑板的一端均与分流管固定连接,便于固定安装分流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雾化水幕降尘装置,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可以通过蜗杆与蜗轮的啮合传动,即可通过两个链轮与链条的传动连接,并且通过连接轴与矩形框架的共同配合,即可带动多个雾化喷头往复左右移动,进行喷雾降尘,降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通过多个雾化喷头的往复左右移动对隧道内进行喷雾降尘,省时省力,降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雾化水幕降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用雾化水幕降尘装置的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之康,未经王之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13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