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修复过流面混凝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10481.4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堂;杨知普;王玲杰;罗永强;赵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以礼河发电厂 |
| 主分类号: | E02B9/02 | 分类号: | E02B9/02;E02D15/02;E02B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金姿 |
| 地址: | 6542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修复过流面混凝土,包括钢筋和混凝土所述钢筋设置在混凝土中,所述混凝土表面设有铂铌复合丝,所述混凝土中设有小型水力发电机,所述小型水力发电机的进水口与混凝土表面连通,所述小型水力发电机分别与铂铌复合丝和钢筋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排水隧道中的水能和电解沉积原理,可自动修复混凝土上的裂缝,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过流面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施工过程工艺复杂,难免因小疏漏等细节控制导致存在诸多缺陷。目前的技术中混凝土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排水隧道中过流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要多于其他混凝土,因此水电站的工作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检测修补过流面混凝土上,十分消耗人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虽然有通过电解沉积自动修复混凝土的技术,但需要外接电源,造成了资源的消耗,同时现有技术中多使用的是钛合金板作为阳极,造价高昂,甚至比起传统技术还更多的消耗了资源和财力。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自修复过流面混凝土是非常关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修复过流面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钢筋和混凝土所述钢筋设置在混凝土中,所述混凝土表面设有铂铌复合丝,所述混凝土中设有小型水力发电机,所述小型水力发电机的进水口与混凝土表面连通,所述小型水力发电机分别与铂铌复合丝和钢筋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排水隧道中的水能和电解沉积原理,可自动修复混凝土上的裂缝,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铂铌复合丝,2-混凝土,3-钢筋,4-小型水力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筋3和混凝土2所述钢筋3设置在混凝土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2表面设有铂铌复合丝1,所述混凝土2中设有小型水力发电机4,所述小型水力发电机4的进水口与混凝土2表面连通,所述小型水力发电机4分别与铂铌复合丝1和钢筋3电连接。
所述铂铌复合丝1连接地线。
所述铂铌复合丝1呈方格网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当水流过混凝土2表面时,通过混凝土2表面设置的进水口,流入小型水力发电力4,小型水力发电力4将直流电通入钢筋3和铂铌复合丝1中,铂铌复合丝1为阳极,钢筋3为阴极,在电场的作用下正负离子发生迁移,并发生电化学反应,在混凝土裂缝处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碳酸钙、氢氧化镁等),达到自动修复裂缝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以礼河发电厂,未经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以礼河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10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