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刮泥机集泥槽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07478.7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星宇;唐宏;王程;晏胜;龚靖云;孙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三峡水务北碚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18 | 分类号: | B01D21/18;B01D21/24;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冯瑛琪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刮泥机集泥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刮泥机集泥槽,包括集泥槽本体,所述集泥槽本体连通有多个吸泥管,所述吸泥管出口凸出于所述集泥槽本体底部,所述吸泥管底部安装有用于吸取污水池底部污泥的虹吸机构;各所述吸泥管口处且位于所述集泥槽本体内均安装有污泥挡板,且所述污泥挡板呈圆弧形。本实用新型使得集泥槽内的污泥回流通畅,减少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泥槽,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刮泥机集泥槽。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中,需要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
周边传动全桥式吸刮泥机利用二沉池池内水位差将池底的污泥通过沿桥长布置的多个吸泥管排至集泥槽内,再流向中心筒排泥管后排出。遇外回流流量降低时,集泥槽内流速变缓,因吸泥管竖直安装,出水从下往上,再向四周散开,常出现前端吸泥管出水阻碍后端吸泥管出水的情况(吸刮泥机中心筒端为前,端头为后),导致污泥回流不畅,污泥堵塞出水孔洞的情况,最终影响吸刮泥机运行效果。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吸刮泥机集泥槽,使得集泥槽内的污泥回流通畅,减少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刮泥机集泥槽,使得集泥槽内的污泥回流通畅,减少堵塞。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刮泥机集泥槽,包括集泥槽本体,所述集泥槽本体连通有多个吸泥管,所述吸泥管出口凸出于所述集泥槽本体底部,所述吸泥管底部安装有用于吸取污水池底部污泥的虹吸机构;
各所述吸泥管口处且位于所述集泥槽本体内均安装有污泥挡板,且所述污泥挡板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各吸泥管出口处均安装有污泥挡板,优化各个吸泥管出口污泥流向,使其互不影响,从而保证集泥槽内的污泥回流通畅,减少堵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污泥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吸泥管出泥管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污泥挡板的高度高于吸泥管出泥口的高度,保证污泥均能沿污泥挡板流动,减少乱流。
进一步,所述污泥挡板的圆心角为90°至18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污泥导流半径足够大,进一步减少乱流。
进一步,所述集泥槽本体内沿所述集泥槽本体长度方向还安装有输送螺杆,所述输送螺杆端部连接有动力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动力装置带动输送螺杆转动,从而将集泥槽内的污泥快速泵送至下一工位,减少囤积在集泥槽内的污泥,加速污泥的流动速度,减少堵塞。
进一步,所述集泥槽本体端部且位于所述污水池中部安装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底部安装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用于将所述中心筒内的污泥排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心筒用于收集从集泥槽输送过来的污泥并进行简单的处理后,由排泥管将污泥排出,结构简单,污泥处理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集泥槽本体上端设置有横跨所述污水池的工作桥,所述工作桥上安装有护栏。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桥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设备工作状况。
进一步,所述工作桥两端均安装有行走机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行走机构将吸刮泥机整体旋转,从而将污水池中的污泥快速处理。
进一步,所述工作桥中部与所述中心筒之间安装有旋转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三峡水务北碚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三峡水务北碚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74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水带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无机复合聚苯乙烯A级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