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实验室样品智能编码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06355.1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丙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百川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7/26 | 分类号: | B41F17/26;B4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叶似锦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实验室 样品 智能 编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实验室样品智能编码机,包括升降组件、样品固定夹、自动编码组件、液压机、安装架和底座,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设于底座顶部,所述样品固定夹与升降组件固定相连,所述安装架固定设于底座顶部,所述液压机的固定端与安装架固定相连,所述液压机的伸缩端与自动编码组件固定相连,所述自动编码组件包括壳体、电机放置箱一、驱动电机一、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二、编码盘、传动组件、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本实用新型属于样品编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能够对样品自动进行编码,高效快捷,有效避免样品混淆的新型实验室样品智能编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样品编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实验室样品智能编码机。
背景技术
对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说,选择科学、有效的样品标识表示形式可以提升样品管理水平,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确保样品管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高效、便捷的样品管理,建立科学的样品标识系统是核心和关键,它为每个样品赋予识别和记录的唯一标记,也就是样品的身份证明。
现有实验中,一般的样品通常采用手写进行编码和标注,效率低下,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样品损坏,且由于字迹不清晰容易产生样品混淆,给实验结果造成偏差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样品自动进行编码,高效快捷,有效避免样品混淆的新型实验室样品智能编码机。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实验室样品智能编码机,包括升降组件、样品固定夹、自动编码组件、液压机、安装架和底座,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设于底座顶部,所述样品固定夹与升降组件固定相连,所述安装架固定设于底座顶部,所述液压机的固定端与安装架固定相连,所述液压机的伸缩端与自动编码组件固定相连,所述自动编码组件包括壳体、电机放置箱一、驱动电机一、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二、编码盘、传动组件、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所述壳体与液压机的伸缩端固定相连,所述壳体为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电机放置箱一与壳体固定相连,所述驱动电机一固定设于电机放置箱一内,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可旋转贯穿电机放置箱一和壳体与驱动齿轮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的端部分别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相连,所述驱动齿轮和传动组件可旋转套接设于固定杆一外侧,所述编码盘可旋转套接设于固定杆二外侧,所述从动齿轮二分别与编码盘和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编码盘沿固定杆二等间距设有若干组,所述传动组件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组编码盘相啮合,所述壳体靠近编码盘处设有贯通的打码窗,样品固定夹对样品进行固定,升降组件带动样品运动至与打码窗相对应高度处,液压机伸缩带动自动编码组件运动,将编码盘上的编码信息通过打码窗印刷在样品上,驱动电机一带动驱动齿轮运动,通过从动齿路二的传动作用带动编码盘旋转,传动组件带动不同组的编码盘运动,从而实现编码信息的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外壳、升降杆、丝杠、丝杠副、电机放置箱二和驱动电机二,所述电机放置箱二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驱动电机二固定设于电机放置箱二内,所述外壳固定设于电机放置箱二顶部,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可旋转贯穿电机放置箱二和外壳与丝杠固定相连,所述丝杠铰接设于外壳内,所述丝杠副可滑动套接设于丝杠外侧,所述丝杠副上设有与丝杠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升降杆一端可滑动贯穿外壳与丝杠副固定相连,所述升降杆另一端与样品固定夹固定相连,驱动电机二带动丝杠旋转,通过丝杠副的传动作用,将驱动电机二的旋转作用力转化为升降杆的升降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编码盘包括转盘、从动齿轮三、从动齿轮四、编码块和弹簧,所述转盘可旋转套接设于固定杆二外侧,所述从动齿轮三和从动齿轮四分别与转盘固定相连,所述从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三相啮合,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编码块和转盘固定相连,从动齿轮二带动从动齿轮三旋转,从而带动转盘旋转,使对应编码块运动至打码窗内,编码块与样品接触时,弹簧受力收缩,避免样品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百川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百川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6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