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坡度虹吸排水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04515.9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自宁;李松艳;陈红;梁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方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4;E04D13/064;E03F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王晓蕾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坡度 虹吸 排水 收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坡度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包括排水板、排水槽、收集池和通气管;排水板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支撑凸台,各个支撑凸台共同固定连接有土工布,土工布展开并平铺在排水板的上方;若干个排水板相互拼接形成矩形排水阵列,施工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矩形排水阵列;排水槽水平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排水槽相互连通形成的管路与收集池连通;通气管在回填土层后保持排水槽与大气的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水板的板体和与支撑凸台固定连接的土工布之间存才充分的空隙,供渗透水流动,并且利用虹吸原理使排水板上的水快速的向排水槽内汇聚流动,大幅度提升了系统的排水速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绿化和海绵城市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零坡度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在建筑、地下车库等设施的顶部人工铺设土层并种植植被,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植被覆盖率、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并且人工土层能够对雨水进行吸收、渗水和过滤,对人工土层下的渗透水进行收集和储存,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
相关技术中,在建筑顶部人工铺设土层并且种植植被的施工过程中,种植系统需要依次设置找平层、防水层、隔离层、细石混泥土双向钢筋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和种植土层,过滤层铺设在种植土层下方,一般由过滤沙铺设而成,而排水层主要通过碎石和陶瓷混合铺设而成,在对土壤中下渗的水分进行粗过滤,并引导水分从种植土层下方排走,减少水累积在种植土层中,导致植被根系腐烂的情况。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种植系统重量大、排水速度慢,对建筑顶部造成较大的载荷,同时施工步骤繁琐、施工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坡度虹吸排水收集系统,通过设置土工布和排水板,排水板上的支撑凸起将土工布支撑并使土工布与排水板之间形成供渗透水流动的空隙,通过设置排水槽将排水板上的渗透水进行汇聚和引导并快速向收集池排放,实现了渗透水的回收,系统整体重量轻、排水速度快,并且施工步骤更简单明了,施工周期更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零坡度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包括排水板、排水槽、收集池和通气管;所述排水板表面阵列分布有若干支撑凸台,各个所述支撑凸台共同固定连接有土工布,土工布展开并平铺在排水板的上方;若干个所述排水板相互拼接形成矩形排水阵列,施工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矩形排水阵列;所述排水槽呈“匚”字形,且所述排水槽“匚”字形的开口端朝下设置;所述排水槽水平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口,各个排水槽呈网格状分布在施工表面上,相邻的所述排水槽相互连通;所述矩形排水阵列设置在各个排水槽形成的网格内,所述排水槽与相邻的排水板之间相互抵触;所述排水槽相互连通形成的管路与收集池连通;所述通气管在回填土层后保持排水槽与大气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池的高度低于施工表面,所述收集池上连通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虹吸变径管,所述虹吸变径管分为相互连通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的管道内径大于下半部的管道内径,所述虹吸变径管的下半部与收集池连通且上半部与排水槽连通,从而实现了收集池与排水槽组成的管路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池与虹吸变径管之间设有检查井,所述检查井顶部与虹吸变径管连通,所述检查井的底部与收集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台呈棱台型,所述支撑凸台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上设置有肋槽。
进一步的,所述土工布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凸台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方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方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4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系统管路四通接头
- 下一篇:电力在场运维设备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