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以及输液输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04210.8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0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2 | 分类号: | A61M1/02;F28D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交换 管路 结构 以及 输液 输血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及其输液输血系统,该结构包括依次密闭连接的出入口管路结构、热交换管路以及远端结构,热交换管路具有同心环状通道,同心环状通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中心通道,中心通道为用于流通输注液体的流通通道;内环通道,内环通道为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出入口管路结构入口输入至远端结构的流通通道;外环通道,外环通道为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远端结构返回至出入口管路结构出口的流通通道。该系统应用于该结构。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输液输血时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输液效果,并兼具较好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输液或输血时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管路结构以及应用于该结构的输液输血系统。
背景技术
输血输液是现代临床医学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然而药液存储温度较低,特别是冬季,与人体温差大,若患者需快速、大量输注液体,会对人体造成诸多损害。所以把输注液体升至人体体温附近,在进行输注,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
现有的对输液或输血进行加温的装置和方法比较多,包括但不限于,对输注液体的容器直接加热;或者对流经管路部分的输注液体进行加热,或者两者同时进行。
具体针对流经管路部分的输注液体进行加热,如专利号为US5097898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管路,具有输液的中心通道和用于承载热交换流体的两个外通道。管路的两端分别为出入口端及远端,第一通道将热交换流体从出入口端的入口运送到远端,而第二通道将热交换流体从远端返回到出入口端的出口。出入口端的入口和出口很容易连接到热交换流体源,已经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交换流体从入口进入管路第一通道,管路远端接收来自第一通道的热交换流体并将其重新引导至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内的已经完成热交换的流体从出口返回至热交换流体源并重新升温,进行往复。专利号为CN102428339A的专利提出了一种与专利US5097898公布的管路连接的接头结构。
如上专利公布了流经热交换通道的流体,该流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及流经中心管道的输注液体,该输注液体具有较低的温度,两者因为温差进行热量交换。但该专利中,基于管路的结构形状,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均隔着管壁与中心通道相接触。进行热交换的流体经第一通道从出入口端的入口流至远端时会和流经中心通道的输注液体进行热交换,此时第一通道远端的热交换流体温度会降低,而流经中心通道的输注液体温度会升高。当热交换流体沿第二通道返回至出入口端的出口时,此时热交换的液体温度已经降低,所以沿第二通道返回的热交换流体与流经中心通道的输注液体其热交换效率会变得很低。随着热交换流体返回的过程中,温度会持续下降,甚至会带来负面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输液输血时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输液效果,并兼具较好的经济性的热交换管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输液输血时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输液效果,并兼具较好的经济性的热交换管路结构的输液输血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管路结构,包括依次密闭连接的出入口管路结构、热交换管路以及远端结构,所述热交换管路具有同心环状通道,所述同心环状通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中心通道,所述中心通道为用于流通输注液体的流通通道;内环通道,所述内环通道为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所述出入口管路结构入口输入至所述远端结构的流通通道;外环通道,所述外环通道为用于将热交换流体从所述远端结构返回至所述出入口管路结构出口的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同心环状通道由若干个同心设置的通道分隔成若干通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所述中心通道、内环通道以及外环通道。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中心通道、内环通道以及外环通道之间通过连接筋进行固定连接,使各个通道之间具有均匀的环状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4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孔装置及冲压平台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流化床活性炭改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