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带板均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03049.2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5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府;桑飞;叶宝江;韩洋;钟卉;胡芳;王开伟;刘瑞;张勇;高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P5/00 | 分类号: | H01P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瑞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带 均衡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带板均衡器,包括微带线和微带板,微带线设置在微带板上,微带线设置有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和第五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微带线和负载,第三微带线连接在第二微带线的一侧,第四微带线和第五微带线设置在第二微带线的另一侧,第四微带线设置在第一微带线和第五微带线之间;本实用新型微带板均衡器降低了固态组件及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起伏,由原来固态组件的100%调试率降低到30%调试率,同时在均衡器上调试有效的降低了主微带的驻波,减少了组件的温升,固态组件的散热效果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功率管的损坏率由原来6%降低到2%以下,大大降低了调试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衡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带板均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微波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雷达产品实现了快速更新换代;全固态微波组件已经大规模应用在雷达发射系统中,雷达发射机的体积变小,功率容量更大,这也是雷达实现准相控阵及全相控阵的关键技术,同时雷达的发射机的稳定性及工作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固态组件的功率起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固态组件的功率起伏过大会影响天线的相位参数校正、合成器及电缆安全工作。该指标完全取决于微波功率管输出功率的起伏,现在功率管输出功率起伏大都在1.5dB到2dB(例如:M/A-COM、NXP中国电科13所等公司),同时功率呈高端频率输出功率小、中间频率输出功率大、低端频率输出功率介于两只之间的曲线特性。同时产品的技术指标中规定固态组件的功率起伏不大于1.4dB(注释:如果一个固态组件的输出功率P≥1000W,固态组件的输出起伏不大于1.4dB,就可以计算出固态组件输出的最大功率为1380),其中95%的固态组件的起伏大于1.9dB,每个固态组件都要经过大量的调试才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目前为了能实现固态组件输出功率起伏满足要求,就需要在主微带(传输射频信号的微带线)进行调试,该调试就是在主微带上焊接铜箔改变微带线的匹配特性,把频率带宽中间频率损耗变大,减少固态组件的输出功率,同时要保证高端功率变大,从而使固态组件的输出功率起伏满足指标要求。该类调试方法把中间频点的功率滞留在微带上,导致固态组件的温度升高,微带的驻波变大,致使功率管的寿命降低,导致调试过程中功率管的损坏率达到6%左右,同时功率管属于固态组件核心贵重器件,调试过程造成了重大的损耗。组件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微带板均衡器,包括微带线和微带板,所述微带线设置有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和第五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和负载,所述第三微带线连接在所述第二微带线的一侧,所述第四微带线和所述第五微带线设置在所述第二微带线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微带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五微带线之间;所述微带板一端面设置有所述微带线,另一端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铝板或铜箔板。
较佳的,所述第二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段、第二微带段、第三微带段,所述第一微带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微带段的端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三微带段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微带段的端部垂直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三微带线包括第四微带段、第五微带段、第六微带段、第七微带段,所述第四微带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微带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微带段的端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五微带段的端部通过所述第六微带段与所述第七微带段的端部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四微带线包括第八微带段、第九微带段、第十微带段,所述第八微带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微带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九微带段的端部垂直连接,所述第十微带段的端部与所述第九微带段的端部垂直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五微带线包括第十一微带段、第十二微带段,所述第十一微带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微带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微带段的端部垂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3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铣头交换装置及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