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换滤芯式机油滤清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02368.1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7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涛;李学敏;刘延军;刘成;田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新城际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换滤芯式 机油 滤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换滤芯式机油滤清器,涉及发动机零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金属硬质外壳、滤芯主体、进油止回阀、机油滤清器盖和密封圈,金属硬质外壳一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后方的金属硬质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机油滤清器盖,机油滤清器盖后方固定连接有进油止回阀,进油止回阀后方固定连接有滤芯主体,滤芯主体上固定连接有滤纸主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滤纸主体、金属硬质外壳、连接块、外壳盖、防滑槽和滤芯主体,解决了现有的机油滤清器的滤芯和机油滤清器一体无法拆除,对于滤芯的清洗和更换存在着不便;机油滤清器由于一直与机油接触,导致其表面摩檫力较小,在对其操作转动时,容易打滑,使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换滤芯式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金属磨屑、尘土、高温下被氧化的积碳和胶状沉淀物、水等不断混入润滑油。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就是滤掉这些机械杂质和胶质,保持润滑油的清洁,延长其使用期限。机油滤清器应具有滤清能力强,流通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等性能。一般润滑系中装用几个不同滤清能力的滤清器--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分别并联或串联在主油道中。(与主油道串联的叫全流式滤清器,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全部经滤清器滤清;与之并联的叫分流式滤清器)。其中粗滤器一串联在主油道中,为全流式;细滤器并联在主油道中,为分流式。现代轿车发动机上普遍只设有集滤器和一个全流式机油滤清器。粗滤器滤除机油中粒径为0.05mm以上的杂质,细滤器则用来滤除粒径为0.001mm以上的细小杂质,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机油滤清器的滤芯和机油滤清器一体无法拆除,对于滤芯的清洗和更换存在着不便;
2、现有的机油滤清器由于一直与机油接触,导致其表面摩檫力较小,在对其操作转动时,容易打滑,使操作不便。
因此,现有的机油滤清器,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换滤芯式机油滤清器,通过设置滤纸主体、金属硬质外壳、连接块、外壳盖、防滑槽和滤芯主体,解决了现有的机油滤清器的滤芯和机油滤清器一体无法拆除,对于滤芯的清洗和更换存在着不便;机油滤清器由于一直与机油接触,导致其表面摩檫力较小,在对其操作转动时,容易打滑,使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换滤芯式机油滤清器,包括金属硬质外壳、滤芯主体、进油止回阀、机油滤清器盖和密封圈,所述金属硬质外壳一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与金属硬质外壳连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密封圈后方的金属硬质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机油滤清器盖,机油滤清器盖直接与外部机油接触,所述机油滤清器盖后方固定连接有进油止回阀,所述进油止回阀后方固定连接有滤芯主体,所述滤芯主体上固定连接有滤纸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硬质外壳两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外壁设置有螺纹,两头的连接块分别与外壳盖和密封圈上的连接圈连接,所述金属硬质外壳一头的连接块外部转动连接有外壳盖,所述外壳盖内壁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外壳盖外壁一圈设置有防滑槽,若干防滑槽位于外壳盖一圈。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主体包括中心管、滤芯通孔、连接板、滤纸槽和滤芯出油口,所述中心管上设置有若干滤芯通孔,中心管外圈则固定有滤纸主体,所述中心管两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远离进油止回阀一头的连接板为整体圆板,所述连接板内侧设置有滤纸槽,两块连接板内侧的滤纸槽内固定连接滤纸主体,所述滤芯主体一头的连接板中间设置有滤芯出油口,滤芯出油口位于靠近进油止回阀一头的连接板,滤芯出油口与进油止回阀上的固定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止回阀包括固定块和阀片,所述进油止回阀中间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两头分别与滤芯主体上的滤芯出油口和机油滤清器盖上的清油出口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外部固定连接有阀片,阀片可以双向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新城际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新城际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2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