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5G智能感知的智慧校园人脸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01941.7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2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龚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6K9/00;G07C9/3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郭蔷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漕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感知 智慧 校园 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5G智能感知的智慧校园人脸识别装置,包括识别组件、调节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底板、固定螺栓、筒体、摄像头、滑块和滑槽;所述筒体的底部通过转轴嵌入式铰接于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调节组件的顶部与筒体的外侧壁后侧铰接,所述调节组件的底部与底板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二螺纹管,滑动支撑杆,拉动筒体倾斜,从而调节摄像头的识别角度,调节方式简单,调节完毕后,逆时针转动第二螺纹管,锥形密封垫插入锥形槽内,将支撑杆的位置固定,从而固定筒体的倾斜角度,固定效果好,使得摄像头能够更好的对准学生或老师的脸部,提高对人脸识别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5G智能感知的智慧校园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
5G,别称5G技术,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的核心是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模拟信号在手机中被数字化,由模数转换器转换并作为比特流传输,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高,可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大数据量传输,因此在基于5G高效率信号传输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智慧校园内,进行人脸识别,可以高速、高效识别学生人脸信息,人脸识别利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应用操作,以防止非学生和老师外的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然而,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摄像头的识别角度均为固定状态,与地面往往处于垂直状态,且由于摄像头的安装高度各不统一,摄像头不能更好地对准人们的脸部,导致对于人脸识别的效果较差;
二、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是常年暴露在外界,即使在不需要进行人脸识别工作时,也是暴露在外界,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不小心碰触摄像头,极易导致摄像头损坏,影响人脸识别工作;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5G智能感知的智慧校园人脸识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智能感知的智慧校园人脸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智能感知的智慧校园人脸识别装置,包括识别组件、调节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底板、固定螺栓、筒体、摄像头、滑块和滑槽;
所述筒体的底部通过转轴嵌入式铰接于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调节组件的顶部与筒体的外侧壁后侧铰接,所述调节组件的底部与底板铰接;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红外传感器、控制器、板体、气缸、信号收发器和语音播报器;
所述摄像头位于筒体的内部,所述摄像头的底部与气缸的活塞杆焊接,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于摄像头的上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螺栓对称螺纹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四周,将本装置进行固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对称焊接于摄像头的两侧,所述滑槽共开设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对称开设于筒体的内部两侧,所述滑块滑动于滑槽的内部,限定摄像头的运动方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摄像头的前表面均匀安装有补光灯,在夜间提供光源,提高对于人脸图像的采集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板体焊接于筒体的内侧壁底部,所述气缸的底部安装于板体的上表面,为气缸提供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01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下负压-电磁吸附清洗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