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电池、模组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9894.7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2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盛绍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美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50/37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洁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系统。软包电池包括封装膜、电芯本体以及极耳;电芯本体的至少一侧设有内极耳,封装膜与极耳形成密封结构,将封装电芯本体在内,极耳与内极耳焊接;内极耳呈长条形,内极耳的长度方向与其所在侧的电芯本体长度方向相同;极耳设有常闭的喷爆口,喷爆口的结构强度小于封装膜、电芯本体以及极耳其他位置的结构强度;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壳体和若干组软包电池;电池系统包括系统箱体和至少两组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在软包电池上设置空间型极耳结构,通过结构强度较低的喷爆口,可实现定向喷爆;进而将软包电池组成的模组和系统设计为可定向释放高温烟气的结构,提高模组和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的热失控起火问题是行业的难题,尤其是软包电池,极大地制约了它的应用和发展。目前的软包电池单体普遍采用薄片内极耳、热封工艺进行封装,没有设置专门的爆喷结构,因此爆喷的位置和方向不可控,给模组和系统设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热失控起火问题难以解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人提出了在电池单体上设置薄弱环节来实现定向爆喷的技术方案,然而该技术方案难以保证烟气优先从薄弱环节喷出,而且由于铝塑膜的结构强度和耐热性能都很差,一旦高温高压烟气喷出,预先设定的爆喷结构很快熔毁失效,因此效果不理想;或者是采用多个内极耳的技术方案,然而由于目前的封装方式需要对铝塑膜冲坑,受到铝塑膜本身延展性影响,冲坑深度有限,该技术放哪无法获得厚度较大的电池单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括封装膜、电芯本体以及极耳;
电芯本体的至少一侧设有内极耳,封装膜与极耳形成密封结构,将电芯本体封装在内,极耳与内极耳焊接;
内极耳呈长条形,内极耳的长度方向与其所在侧的电芯本体长度方向相同;
极耳设有常闭的喷爆口,喷爆口的结构强度小于封装膜、电芯本体以及极耳其他位置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封装膜沿电芯本体的多个未设置内极耳的侧面封装电芯本体,封装膜的边缘通过热封或粘接工艺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极耳的内侧设有与电芯本体侧面长度适配的内极耳腔,电芯本体的同侧设有一组或多组内极耳。
进一步地,电芯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组内极耳。
进一步地,极耳设有注液孔。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模组壳体以及若干组如第一方面中的软包电池;
模组壳体内部设有多个电池容纳腔,模组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封装板,封装板开设有用于释放喷爆烟气的排气孔和/或导流槽;
软包电池并排地安装在电池容纳腔内,喷爆口与排气孔相对,导流槽位于封装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各电池容纳腔之间设有隔热挡板。
进一步地,喷爆口的底部配置有用于电连接电芯本体的汇流排。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其包括系统箱体以及至少两组如第二方面中的电池模组;
各电池模组并排地固定在系统箱体内,相邻两电池模组的排气孔间隔相对。
进一步地,模组壳体的表面铺设有降温板,降温板设有冷媒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美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美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9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