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组煤耗在线计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99621.2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3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粤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G01G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721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煤耗 在线 计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组煤耗在线计量系统,包括发电机锅炉、进气管、煤料输送带、控制器、计量斗、称重板、电动推杆、称重传感器和支撑板,所述计量斗的底部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称重板的顶部一端,所述计量斗的底部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称重板的顶部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称重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煤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所述计量斗的上方,所述发电机锅炉设置有燃料进口,所述计量斗位于所述燃料进口的上方,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发电机锅炉,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开度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发电机组煤耗检测误差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组煤耗在线计量系统。
背景技术
供电煤耗是电厂每生产1kWh电能所消耗标准煤的质量,是衡量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参数,同时也是最难检测的指标之一。机组供电煤耗可以通过热力试验得到,但热力试验需要机组在特定工况和环境下运行,试验结果通常作为设备性能考核的依据,而不是实际生产中供电煤耗的真实水平。目前,机组实际运行供电煤耗一般来自电厂的日常煤耗检测,通过测量机组在一个检测周期内的发电量、用电量、煤耗量和煤发热量,采用正平衡法得到机组供电煤耗;发电量和用电量的测量精度较高,而煤耗量测点和炉膛之间通常设有原煤仓,原煤仓内存煤量的变化难以准确测定,检测周期越短,煤仓内存煤量变化对煤耗量检测数据的影响越大,煤耗量检测精度越低;煤发热量目前还未能实现广泛的在线测量,只能通过现场采集样品煤、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得到;大容量发电机组每天的煤耗量多达数千吨,而每天采集的样品中,最终在化验室内用于化验分析的样品煤数量仅为数百克左右,因此,采用少量样品煤的检测数据表示检测周期内的煤发热量,存在较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组煤耗在线计量系统,以解决现有发电机组煤耗检测误差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机组煤耗在线计量系统,该机组煤耗在线计量系统能够有效检测机组的真实耗煤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组煤耗在线计量系统,包括发电机锅炉、进气管、煤料输送带、控制器、计量斗、称重板、电动推杆、称重传感器和支撑板,所述计量斗的底部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称重板的顶部一端,所述计量斗的底部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称重板的顶部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称重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煤料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所述计量斗的上方,所述发电机锅炉设置有燃料进口,所述计量斗位于所述燃料进口的上方,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发电机锅炉,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开度控制阀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流量计和所述开度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煤料输送带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称重传感器间隔分布在所述称重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本机组煤耗在线计量系统在发电机锅炉的燃料进口上方设置有计量斗,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直接测量所述计量斗每次进料的重量,当重量达到预设重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计量斗倾斜,将煤倒入发电机锅炉的燃料进口,所述控制器仅需记录电动推杆的启动次数即可了解发电机锅炉的真实耗煤量,通过其真实耗煤量以计算所述进气管所需通入的空气,进而通过控制所述开度控制阀门以控制进气量,达到提高燃料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机组煤耗在线计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粤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省粤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9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侧边贴胶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