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道绳自动涂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99587.9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2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营;张金;邓庆鹏;郭孟嘉;姚奇;舒适;邸峰;刘金状;尚阳;温泉;李明;李凯;沈浩;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隆矿 |
| 主分类号: | B05C1/06 | 分类号: | B05C1/06;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罐道绳 自动 涂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罐道绳自动涂油装置,它包括储油箱、连接管、阀门,其特征是:储油箱通过连接管、阀门与涂油器连接,涂油器设有上涂油圈与下涂油圈,所述上涂油圈与下涂油圈的内壁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四周固定设有毛刷,上涂油圈与下涂油圈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其优点是:既能对罐道绳涂油均匀无遗漏,并且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罐道绳自动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煤矿主井是主要的运煤通道,而井筒中的设备运行情况关系到主井能否安全提升,所以对井内设备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主井内的罐道绳是主井提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设备,由于主井井筒为非入风井筒,井筒内的潮气不能被风带走,大部分将附着在井筒中的设备上,使井筒内的罐道绳不能被油膜保护,致使部分罐道绳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潮气腐蚀,影响了罐道绳的使用寿命,同时造成了安全隐患。目前采用的办法是对井筒内的罐道绳每月进行人工涂抹润滑油,此种办法涂油速度慢、时间长、涂油人员需要站在箕斗上,存在安全风险,并且涂油时存在盲区,各别地方有漏涂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罐道绳自动涂油装置,既能对罐道绳涂油均匀无遗漏,并且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储油箱、连接管、阀门,其特征是:储油箱通过连接管、阀门与涂油器连接,涂油器设有上涂油圈与下涂油圈,所述上涂油圈与下涂油圈的内壁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四周固定设有毛刷,上涂油圈与下涂油圈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对罐道绳涂油均匀无遗漏,并且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涂油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中:1.储油箱;2.连接管;3.阀门;4.涂油器;5.上涂油圈;6.下涂油圈;7.注油孔;8.毛刷;9.连接柱;10.箕斗;11.托架;12.罐耳;13.罐道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储油箱1通过连接管2、阀门3与涂油器4连接,涂油器4设有上涂油圈5与下涂油圈6,所述上涂油圈5与下涂油圈6的内壁设有注油孔7,注油孔7四周固定设有毛刷8,上涂油圈5与下涂油圈6之间通过连接柱9连接。
将托架11固定安装在箕斗10下部的空腔内,储油箱1安装在托架11上,将罐道绳13穿过箕斗10的罐耳12并且穿入涂油器4内,此时毛刷8可与罐道绳13相接触,通过储油箱1的注油孔向储油箱1内注油,而后打开阀门3,润滑油由于重力的作用,流入到上涂油圈5与下涂油圈6内,并且通过注油孔7沾染到毛刷8上,在箕斗10上下运煤工作的同时,沾染有润滑油的毛刷8此时即可对罐道绳13均匀涂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隆矿,未经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隆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9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逆向光油立体展示效果的商标标签
- 下一篇:仓下脱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