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线式位移计移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99437.8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9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光;宋晓玲;张黎;吴承迅;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光 |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04;F16M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光建 |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位移 移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线式位移计移动装置,包括主体、固定装置、转向装置、伸缩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于主体的下侧,所述伸缩装置设于移动装置的上侧,所述转向装置设于伸缩装置上侧,所述固定装置设于转向装置的上侧。本实用新型属于拉线式位移计移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拉线式位移计移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固定装置对位移计进行固定,转向装置对位移计的方位进行调整,伸缩装置对位移计的高度进行调整,移动装置对位移计的位置进行调整,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方位调整效率低下,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线式位移计移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拉线式位移计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的方位对于位移计的要求不同,需要通过调整移动装置的高低和前后位置来找到较精确的位置。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位移计高低调节、方位调节和移动调节还不多,既可高低调节又可实现方位调节和移动调节的移动装置目前市场上更少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拉线式位移计移动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对位移计进行固定,转向装置对位移计的方位进行调整,伸缩装置对位移计的高度进行调整,移动装置对位移计的位置进行调整,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方位调整效率低下,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拉线式位移计移动装置,包括主体、固定装置、转向装置、伸缩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于主体的下侧,所述伸缩装置设于移动装置的上侧,所述转向装置设于伸缩装置上侧,所述固定装置设于转向装置的上侧;所述主体包括底板、顶板和支撑柱,所述底板设于主体的下侧,所述顶板设于主体的上侧,所述支撑柱设于主体的下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管、第一套管和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电机设于顶板的内侧一端,所述第一螺管设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螺旋套接设于第一螺管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第一螺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一齿块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支撑柱的上侧外壁,所述第一齿轮设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块设于顶板的下侧,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设于顶板的下端,所述第一轴承的另一端设于支撑柱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二螺管、第二套管、第一升降板、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所述第三电机设于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螺管设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螺旋套接设于第二螺管上,所述第一升降板设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伸缩管的一端设于第一升降板的下端,所述第二伸缩管的一端设于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二伸缩管的一端滑动设于第一伸缩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四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连杆、第二固定件和第一滑轮,所述第四电机设于底板的内,所述第二齿轮设于第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底板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杆转动套接设于第二固定件内,所述第三齿轮套接设于第一连杆上且咬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滑轮设于第三齿轮的一端。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拉线式位移计移动装置,固定装置通过第一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螺管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套管向内移动,继而带动第一固定件向内移动,对位移计进行固定,转向装置通过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块转动,继而带动顶板转动,从而对位移计的方位进行调整,伸缩装置通过第三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螺管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套管上下移动,继而带动第一升降板上下移动,对位移计的高度进行调整,移动装置通过第四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继而带动第一连杆转动,最后带动第一滑轮转动,对位移计的位置进行调整,可以多方位对位移计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拉线式位移计移动装置主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光,未经张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9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手协调训练台
- 下一篇:具备智能座姿检测的护眼台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