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装配式板式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9257.X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6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雷强;毛绪坤;郑传杰;田雪凯;刘正伟;底尚尚;王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0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装配式 板式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装配式板式基础,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多个底板单元,底板单元沿水平方向拼接形成装配式底板,装配式底板上部安装立柱;相邻底板单元的拼接缝上侧可拆卸安装连接梁,连接梁沿立柱周向分布并与立柱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承受下压力,又可以承受上拔力,提高基础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塔基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装配式板式基础。
背景技术
输电塔基础目前一般采用现浇基础,需要在现场搅拌混凝土或者采用混凝土然后现场浇筑。现场浇筑板式基础施工周期长,需要大量钢筋绑扎以及养护时间。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是构件工厂化生产,现场进行组装;在输电塔基础领域逐渐出现装配式板式基础替代现浇基础的方式。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装配式板式基础由于组件之间没有连接,因此只能承受下压荷载,无法承受上拔力,存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装配式板式基础,既可以承受下压力,又可以承受上拔力,提高基础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装配式板式基础,包括多个底板单元,底板单元沿水平方向拼接形成装配式底板,装配式底板上部安装立柱;相邻底板单元的拼接缝上侧可拆卸安装连接梁,连接梁沿立柱周向分布并与立柱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梁为台阶式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梁上表面间隔设置若干垫片,通过垫片安装连接螺栓与底板单元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梁通过连接板与立柱侧面固定,设置于立柱对称的两侧面的连接板通过对拉螺栓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板设有用于对拉螺栓穿过的孔洞。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立柱设置为至少两段,立柱内预留纵向钢筋,立柱之间的纵向钢筋通过连接套筒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梁内部设有钢筋笼,钢筋笼与连接板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立柱为直柱或斜柱。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立柱为直柱时,其顶部设有地脚螺栓;所述立柱为斜柱时,其顶部设有角钢。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立柱位于装配式底板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单元与连接梁的组合形式,底板单元与连接梁通过连接螺栓实现纵向连接,连接梁与立柱通过对拉螺栓实现横向连接,使基础既可以承受下压力,又可以承受上拔力,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在底板单元的拼接缝位置设置台阶式的连接梁,可以有效降低底板单元厚度,减少材料用量,提高经济性。
(3)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单元和立柱通过连接套筒连接,提高了基础的整体性;底板单元与立柱的拆分方案降低了组件运输的难度,立柱可分为多段,使基础适用于不同埋深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梁与连接板固定为一体,便于运输;基础构件全部实现预制装配化,大大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9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