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板式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9256.5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6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娟;刘正伟;杨冠颖;吕国钊;王华娟;刘小坡;李秀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E04C5/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套筒 连接 装配式 板式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板式基础,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拼接的底板,底板内部预埋横向钢筋,相邻底板之间的横向钢筋通过第一灌浆套筒相连;底板上部设置立柱,立柱内部的纵向钢筋通过第二灌浆套筒与底板内部纵向钢筋相连;第一灌浆套筒、第二灌浆套筒沿垂直于轴线方向分别设置若干灌浆口。本实用新型的底板横向、纵向均连接灌浆套筒,不会出现错位现象,保证了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基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板式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大开挖板式基础是输电线路广泛采用的基础型式之一。现场存在大量钢筋绑扎、支模板、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工作,施工工期长。基础阶段的工期约占总工期的一半以上,对于工期紧,特别是抢修工程而言,现浇基础适用性差。因此,装配式技术逐步在大开挖板式基础中得到应用。
发明人发现,现有装配式板式基础通常是立柱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套筒连接,连接套筒内部的钢筋并不接触,存在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且底板横向仅采用拼接形式,由于横向钢筋之间并没有连接,容易出现错位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板式基础,底板横向、纵向均连接灌浆套筒,不会出现错位现象,保证了连接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板式基础,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拼接的底板,底板内部预埋横向钢筋,相邻底板之间的横向钢筋通过第一灌浆套筒相连;
底板上部设置立柱,立柱内部的纵向钢筋通过第二灌浆套筒与底板内部纵向钢筋相连;第一灌浆套筒、第二灌浆套筒沿垂直于轴线方向分别设置若干灌浆口。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灌浆套筒、第二灌浆套筒内部为中空腔,两端为出浆口。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横向钢筋从第一灌浆套筒的出浆口进入中空腔至端部对齐,所述纵向钢筋从第二灌浆套筒的出浆口进入中空腔至端部对齐。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底板下表面靠近端部位置可拆卸连接滑轨组件。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相邻底板的拼接面为阶梯状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灌浆口连接PVC管,PVC管端部从底板表面伸出。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多个底板拼接成装配式底板,所述立柱位于装配式底板的中心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底板上设置多个挂钩。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立柱为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立柱顶部预埋有用于连接输电塔的连接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相邻底板的横向钢筋及底板与立柱的纵向钢筋之间均通过灌浆套筒连接,且伸入灌浆套筒内的钢筋端部接触,提高了底板抗剪强度,并在灌浆之后保证了连接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钢筋通过灌浆套筒相连,配合底板的阶梯状接触面,避免出现错位现象;灌浆套筒的灌浆口连接PVC管,PVC管外漏于底板表面,便于注浆。
(3)本实用新型在底板的底部设置滑轨组件,使底板之间能够快速完成拼接,降低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9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分离一体化气化炉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装配式板式基础